網頁

2011年8月8日 星期一

練拳心得輯要

練拳心得輯要
1.一片神行而守於內,動靜開合而安於外,隨心所欲,急緩自如。
2.一張機,出力肌肉疲,神勞源強意。無意也無力,張來第一機。別緊張!

二張機,半路吃乾糧,無法消化良。活潑氣自往,機遇第二張。別慌張!
三張機,沙袋掙圓目,呼號發勁忙。三機要自在,耍拳最恰當。別誇張!
四張機,不當停處停,不當往處往。洗練心主觀,輕鬆正氣揚。別自作主張!
3.一舉動,周身俱要輕靈,尤須貫串,但貫串為先!得一實三虛之根,鬆胯之靈,肩肘之樁意,神之虛領,綿綿若存,恍惚其中,領天之靈,落地之根,不失其柔,不顯其勁!不在意之外放,不在神之內斂,九曲之先後,以腳為本,一動無有不動,以腳為根,靜中觸動動猶靜,在對稱協調之中,能六面轉換,方能六面支撐,力點之轉,在手領,但是腳身微調,意之隨換,細密之處方見真功,圈大圈小,無一定之規。神之靜,體之舒,天地由我運,融萬物,不知周身之事,不聞兩耳之音,不覺九曲之串,吾一人矣!
4.乃文乃武虛靈境;唯精唯一太極拳!
5.人身本太極之體,五臟之間自有五行生克之理存在,太極修為到一定程度,則可化火通心,後背前胸,山澤通氣,身心愉悅,乾坤交泰,生命葆真。身與天地自通融,我賴天地以存身,天地賴我以致局。參透虛無,根蒂永固。所謂“理經三昧方才亮,靈境一片是玻璃”這是我等努力的方向,正是“一旦無障礙,恍然悟太空”是也。
6.力由脊發,實際上是由能指揮全身的中線,此線是借脊集氣而成,成後自然能拎空全身,主宰全身。
7.力在太極的運行中是心,神,膽,氣,力的總聚合及釋放。是表現,是外在的見形。即:可大,可小。可收,可放。可開,可合。在心,神,膽,氣,力的合成。則就是在外在的手眼身法步,就是太極。
8.三豐祖師留下言,訪道需要訪先天。執著己身不是道,離了此身更糟糕。
9.下頜微收頂頭懸,手腳對拉肩胯合,命門後開尾找鼻,來去方便任自樂!
10.凡求道藝者務要虛心,虛心則心明,心明則性真。有若無,實若虛,遠浮名。凡遇有一技之長者,無論其功夫高低,皆要拜為師友,虛心求教,海納百川,故其深不可測。藝無止境,豈有至高至妙之說?(孫祿堂語)
11.一開一合,有變有常;虛實兼到,忽顯忽藏。
12.一順一逆走螺旋,開合之處謂轉關,收放吞吐太極勁,折疊往復生妙玄。
13.一經動念,即舉摹練,無論老幼男女,及其成功則一也。(楊澄甫語)
14.一塵不染謂之“清”,一念不生謂之“靜”。修道之人講究“清淨無為”健身打拳者也應如是。只有心神皆靜,方可“養氣修心”。
15.一靜無有不靜,一動無有不動。動靜一源,往復無跡,圓融無礙。
16.一舉動,周身俱要輕靈,動作須節節貫串,一動全動。下肢旋踝轉腿,上肢旋腕轉膀,中間旋腰轉脊,螺旋纏繞節節上升,以求纏絲勁的完整一氣。
17.七情皆可導致人體氣機方面的病變,練功時必須注意,以防受其侵害。練功前要求做到:心情舒暢,心神專一,中正不偏,呼吸自然,舌舐上顎,口唇輕閉,收視返聽,含光默默,心息相依,意守丹田。
18.七部語要有云:“神靜而心和,心和而形全;神躁而心蕩,心蕩則形傷。將全其形,先在理神,故恬恬養神則自安於內,清虛棲心則不誘於外也”。
19.二步功法:定步技擊樁功站,懶紮衣式貴當先。兩腿前三後七擔,不丁不八是關鍵。虛步騰挪實精貫,提神涵胸意丹田。兩膊掤起於胸前,雙手內合目前瞻。高不過眼遠足齊,後手守中不可離。靜中去求意念動,健身壯基內功增。
20.人人各具一太極,但看用功不用功,只有日夜能無懈,妙裏迴圈自然通。
太極拳諺語一
.一人說話全有理,兩人說話見高低。
.一力降十會,一功壓十技。
.一力降十會,一巧破千斤。
.一力降十會,一巧破百拙。
.一寸長,一寸強;一寸短,一寸險。
.一寸長一寸強,硬劈硬進人難防;一寸小一寸巧,閃戰騰挪人難找。
.一天不練手腳慢,兩天不練丟一半,三天不練門外漢,四天不練瞪眼看。
.一日不練手生,二日不練腳生,百日不練白扔。
.一日不練自己知道,兩日不練行家知道,三日不練利巴(土話:大家)知道。
10一日有練一日功,一日不練十日鬆。
11一日練,一日功,十日不練十年空。
12一日練一日功,一日不練十日空。
13一日練一日功,一日不練十日鬆;久練為功,擱下稀鬆。
14一功二膽三技巧。
15一巧破千斤。
16一打力,二打巧,三打分寸,四打眼滑手快。
17一正辟三邪,人正辟百邪。
18. 一用力便是錯。
19一回上當,二回心亮。
20一年著熟,三年懂勁,十年太極不出門。
太極推手須明技八法
2011/02/07 20:23
太極十三勢,其中就包括技擊八法。所謂「八法」,即掤、捋、擠、按、採、列、肘、靠八大勁別。它是太極拳技擊最基本的勁別。無論是練架,還是學練推手,都要細心研究技擊八法。學者須明打手歌之理:「掤捋擠按須認真,引進落空任人侵。」理解《拳經總歌》首句:「縱放屈伸人莫知,諸靠纏繞我皆依。」這些都強調了技擊八法。對八法的研修,既明各自特點,又要辯證使用。應以理解、總結、練習、掌握、巧使的程式,努力求達太極八法。
一、明確八法各自特點:
「掤勁」,是太極拳的技擊主要用法。「掤」,顧名思義如雙手掤物,下按上掤。掤勁是利用離心力向上、向外,與對方勁力迎合之勁。它是通過長期認真對太極拳架和推手的練習,練成的一種似鬆非鬆、柔中寓剛、靈活而又沉重、富於彈性和韌性的勁,具有粘化逼捆作用的勁,也稱作內勁。掤勁在推手中甚為重要。拳論講「揮身上下處處有掤勁」,不管對方抓、拿、打、按、推等方法,都應用掤結合丹田之氣,來化空對方的來力。
掤勁是母勁,一切勁皆由母勁變化而來。掤勁用好,奇妙無窮。它既可以防守又能進攻。因此,推手時掤勁切不可失。掤勁姿勢要求:兩臂要圓撐,先求外圍掤勁。其序為:手肘肩,腳膝胯,然後求全身的掤勁。有了掤勁,要追求掤逼、引化,引誘敵勁落空、重心失調,再趁機而擊之。掤擊用法要注意位置,應取人的活動關節,或拗處為佳,關鍵在不使對方滑脫。
「捋勁」,採用向心力,順對方勁力來向,以腰旋轉催力,氣貫於雙手,將對方勁接過來,雙手牽引,變換重心,利用合力,把對方拋送出去(即順手牽羊勢)。
這一技法利用慣性原理,迫使對方下靜而上動,向前傾倒。捋是克掤之法,藉以聽勁,隨對方之力,用沾粘之功,雙手抓握而捋之。捋勁根據方位,可分為上、中、下捋;根據方向,可分為左、右捋;根據路線,可分內、外捋。內捋是牽引對方勁力走圓的內弧線。這種捋法威力很大,可配合疊勁而進擊對方。
「擠勁」,採用離心力進攻手法。擠勁是趁對方抽身的空隙,我在上肢不失重心的原則上,用掤勁伸長來威脅對方的逼法。雙手、單手、膊、肩、身都可用擠。「擠在手背」的說法,是指單手向前掤勁彈性不夠,採用另一手幫助,將後手貼在前手內側來增加壓強,合力而擠之。擠勁關鍵在於腰腿的發力,要借蹬地之力,前足弓,後足蹬,兩者須同時進行。要求動短、意遠、勁長,週身合力於交點。
採用【以整擊散】之法,攻擊對方空虛之位。「擠」也可誘惑對方入侵,將對方勁誘進來。擠可隨機變化為引。對方不進可用擠進攻。"遠用手,近用肘,貼身可用靠。"擠運用得法,攻防並用,切不可失去重心,應"我守我疆,切莫失界:一若失界,魂飛魄散。"
「按勁」,即離心力,顧名思義,有壓之意,也有「封閉」之意。按是用單手或雙手向下而又向自身的方向用力下沉和引帶的弧形動作,以微微帶弧形向前上,或中或左或右,按擊對方。
按不但是攻擊法,也是保護自己的手法。「按」也是摔、點、推等技擊手法的尖兵。「按」應靈活運用、相機施行,並無定意,運用陰陽掌進擊為佳,迫使對方後仰,失去平衡,立即接用放勁。要求動短、意遠、勁長、力猛的爆發力。發勁時要頂懸身正,沉肩垂肘,含胸拔背,塌腰鬆胯,收住尾閭,兩腿合扣,蹬地借力而按之。
「採勁」,如採花摘果之態,是用雙手上下相合,以腰發力,催搭於雙手及膊,運用短勁,符合力學的扛桿原理,來控制對方的動作。採的部位多作用於擒拿敵之腕、肘、肩部。
「採在十指」,要求十指用力抓牢對方梢節,要畫小圈取切線採之。採人須只採一邊,使敵人重心偏於一方,失去平衡。若採兩邊,則反被敵借勁而失重心,採勁須用腰腿勁配合,對準力點,增加壓強,發勁要快,乾淨俐落。
「列勁」,是以橫力取直勁的技擊方法。它以腰纏絲螺旋,將對方來力滑空,順勢擊發對方。它可以截斷對方勁力的來源。?勁迫使對方直力迅速改道,變我順敵背,用疊法將對方疊空,對方已知空,急忙收回,在這一剎那間的擊發也為?,這種手法和身法輕靈、神巧,用之得法,能「四兩撥千斤」。
「肘勁」,在太極拳技擊用法中,佔有極其重要的地位。能巧使它作用之大,正如俗話說:「寧挨一拳,不挨一肘。」用對比法強調了它的作用。常言道:「遠可用手,近可用肘」,「肘要屈使」。這些都強調了它是攻擊與防守的第二道防線。肘的武器用法在於軀幹。陳式太極拳有多種肘法。如:腰攔肘,順攔肘,穿心肘,豎肘,後擊肘。都是畫圓纏絲,趁勢屈肘而擊之。
用時要求方向要準,上下要合,沉肩屈肘,勁力要衝,肘到身擁,用肘應注意分寸。根據用法,可分為寬(平面)、窄兩面,寬面指手腕與肘尖之間的小肱骨,面寬而平,擊點受力面積大,不致於傷人。窄面指肘尖,它像銳利的兵器,受力面積小,壓強大,可擊內傷,或取人性命,切不可輕用。
「靠勁」,顧名思義即依靠之意,當自己將要失重的一瞬間,先靠住對方,穩定重心。靠的武器主要是肩,因此稱肩靠。靠的用法以陳式太極拳技擊用法講,有左右前肩靠,左右前胸靠,左右側肩靠,左右背折靠,十字靠,七寸靠等。拳論曰:「遠用手,近用肘,貼身用靠無處走。」靠主要是貼身的用法。它同肘法一樣,也有寬與窄之分。靠的使用最難,必須通過練習、指點。氣練於身,方能隨心所欲,突然閃空,抖靠勁。
二、理解八法的辯證關係
熟悉技擊八法特點後,要活用推手八法。活用在於,須明太極拳之理。太極拳者,無極而生,陰陽之母也。陰陽之母乃無極。無極是循環無窮的,陰陽辯證也是無窮的。因為,陰陽既對立,又統一。關於推手八法互變活用,關鍵在於畫圓纏絲為基礎,利用圓出方的慣性進擊。如不得機勢,應復歸於無極的圓圈軌道。《拳經總歌》開頭兩句話:「縱放屈伸人莫知,諸靠纏繞我皆依。」這說明太極技擊的基本原理是畫圓纏絲。
推手八法不是孤立的,而是相輔相成的。掤勁是七大勁別的基礎勁。所以,它貫穿整個招中。如捋勁的相互配用:上捋加掤勁、中捋帶?勁、下捋如採勁。這樣技擊才有效。四正推手練習,主要是利用掤、捋、擠、按四種勁編排組成的形式。這種勁有相生相剋的作用。要從推手中驗證,先練推手挽花,接著練定步推手掤,活步推手,大捋,最後練習花腳步推練,練成渾身都是拳、挨著何處何處擊的功夫。
總之,推手含掤用意粘,圓轉柔化纏絲旋;相互陪練求粘連,不頂不丟增敏感。粘逼取中腿當先,纏繞捆綁折頭彎;引進落空合即出,引化全憑腰胯轉。粘逼引化求落空,我順人背時機成;合力疾速出方點,跌打摔拿不留情。大掤大捋動如飛,粘連如漆不脫身;蓄發相變剛柔濟,四兩能破力千斤
練形意 三拳三棍
2011/02/07 20:25
練形意的人都說三拳三棍,衆說紛雲,我過去也有不同的理解,後練戴家拳法後,才知過去都是誤解,有很多東西都是誤解,首先三棍並非人們講得攔,拿,紮,這個以後再說,下面說說三拳:所謂三拳,並不在於拳勢,而在於內在的勁法與身法.有人說向上的勁爲鑽,向前爲踐,橫爲裹,因而三拳是指鑽,崩,橫.我過去也這麽想,其實這是錯的.豈知三拳之外,還有追,押,裏,三拳,稱爲補手,拳譜上講鑽拳似閃電,裹拳如卷餅,踐拳似馬奔.下面先說說躦拳.
躦拳也叫截拳,這個很重要,拳譜上講顧,開,截,追其實顧就是開就在於截因這樣讀叫截顧開,截法就是顧法,截了對方,對方門戶自然就開了,才可進身,這個叫追,所以顧開截追要連在一氣.躦拳正好就表現在這裏,從外形上看,其手法如同我們形意的掩肘而後用肩打,拳勢很簡單,但內裏它有獨特的身法,即束展,戴氏的束展與河南的又不同,要比河南的動作小,有反弓勁,俗稱猴勢,是從武當導引法得出來的,所以講打法以身顧,用肩肘打人,所以躦拳不在拳法而在身法,要一觸即發,一碰人就倒,所謂有躦拳似閃非閃也,有山倒嶺塌之勢,無身法,如何能有山倒嶺塌之勢.
現在講講裹拳,從外形上看,裹拳就是我們形意八字功裏的掩肘,是顧法,但裹拳有一個補手,叫押,就是當對方打來時,我要束身,掩手回顧,然後將裹手貼到對方身上,別一手做趁手,其手法類似太極的豎擠,勁法類似辟拳上舉時之勁,因爲身子束著,所以稍一展,給對方一點勁,對方就會被連根撥起飛出,當然也有其他變手,比如戴奎和李伶動手時,所用的也是裹拳,只是戴在展身時,另一手從肘底翻出.反手擊中對方肋部,使其不治而亡的.所以三拳很重要,在戴家拳裏,三拳和雙把是最自然,最本能的拳法,有一個日本人和我動手,被我用裹拳一下子飛出,起來後說,沒見我動,他怎麽就出去了,一個勁的對我彎腰.可見拳譜中說三拳三棍非等閒,又說世人若得其中味,武藝之中狀元郎.此話不虛呀.
下面再談談踐拳,拳譜中講,踐拳似馬奔,所以要用踐拳,沒有身法是根本不行的,踐拳的外形象形意用的挑肘,是打顧一體的拳法,當對方向我胸以上打來時,我不出手去架,而是用身法往上沖,要用獨特的束展勁,肘往上挑,自然就將自身護住,自己的前腳要踩對方的後腳,一起身,一進身,對方就被跌出老遠,所以踐拳是肘法說得更白一點是身法而不是拳法,另外根據練法不同,踐拳又有單踐與雙踐之分,踐拳完後,如果不得手,要用裏拳來補,類似車派八字功中裹裏的展勢.
除三拳外,另外還要練三拳合一,即將三種勁力與手法合在一起練,練到純正自然,一出手本能的就有.
綜上所述,三拳的要點不在拳法,而在身法,只有有了身法,驚勁真正上了身,才好用,李文彬先生說不管他動也打,靜也打,剛也打,茅也打,如果身上出不來驚勁,能這樣嗎嗎,所以我說按我的標準,看一個人是否是高手,不管他是練什麽的,只要驚勁沒上身,就不能算是高手.
說了三拳下面該說雙把,五行了.
在談雙把五行之前先談談戴氏心意拳的丹田功,戴氏入門是很嚴格的,如果是正式的弟子,師父一般先要弟子練二到三年丹田功,然後才開始教其他拳法的.
人們都知道戴家不站三體勢而是蹲猴,其實這只是個俗稱,蹲猴的真正名稱叫乾坤六合混元一氣功,其形似胎兒在母體,所以又稱胎形.是武當導引之法.所謂乾坤就是指天地.戴家拳每一勢都要有內外天地翻,拳譜上講,欲求丹田氣,先練束展功.又講,世人若得真消息,全在內外天地翻.所以戴家的丹田氣是通過內外天地翻養丹田而練就的.每一勢都要有三翻,即頭翻,手足翻,丹田翻.一個束展天地翻就在於一個周天,通過練養丹田,使丹田之氣運化於周身,無微不至,和而不流,漸而達到混元一氣的.
而今世人受俗見,大談渾圓而不提混元,其實混元與渾圓相差是很大的.混元是一種本能的由丹田發出來的向四方膨脹的一種內勁,是無意識的,不是通過所謂精神假借得來的.如同我們遇冷覺涼,遇熱覺煬一樣,根本不需去想的一種本能的反應,是通過胎息産生的,得真訣中講,混元一氣吾道成,道成莫外得真形,真形藏有真形像,真像內藏真精神.通過精神假借神氣則會爲意所拘,不會有一觸即發,風吹草動即應的本能的.況且有無胎息所出來的整勁區別是很大的,孫祿堂爲什麽功夫高,就是因爲他的東西裏有胎息,我們講拳與道合,先講得是丹道之道,而非道可道非常道之道,所以無丹不爲道,有的人說丹田之說誤人.只不過是他們沒得到真東西而己,誤認爲氣沈小腹,小腹鼓湯就是丹田,所以方有此說.

戴家在蹲完丹田後開始練搬丹田,有兩種練法,一種是虎步練法,另一種是雞步練法,也叫小鬼穿化,然後再練射丹田,繼而是閘丹田,要通過閘丹田將周身經脈都打開,達到抖丹射頂,然後還有坐丹田,是靜坐功夫,練時要五心向天
戴家的練法和太極相同但又不同於太極,似氣功而非氣功,練時也講松,慢,要由松入鄧,運鄧成剛,繼而要練快,這是太極沒有的,急上加急,以求一觸即發.在我所見過的拳種裏,戴家拳是最難練的一種了,實在是太難了,所以傳不廣,依我的觀點,在練戴家之前最好有形意或其他拳的底子,然後再練要容易些.
下面講講雙把,有人說雙把就是虎形,其實虎形只是按勁,雙把比虎形勁力要精巧,兩者都是雙手打人,要通過身法貼身沾身縱力,但兩者勁力動作是不同的,雙把是從武穆雙推手演化來的,用時要兩手拇指相交成十字,拳譜上叫作雙推莫露鋒,其動作只有一個,但根據內在的勁力變化不同,又分爲三把,叫抽,摟,丟,所謂抽,是來用祁地方言,意思是往上掇,這種手法是打身高比自己高的人時用的,當對方比自己身高時,用虎形按是不順手的,所以要用抽把,先給對方一個向上的勁然後再用向外丟的勁,二勁連在一氣,發到對方身上詖會覺得是舜間有兩個勁作用有自己身上,一般是化不掉的,所以會被連根據起飛出,摟把也叫按把或漂把,取水中按瓢之意,是打身體委壯的人用的,要先有一個向下按的勁,對方本能就會有向上跳,按得越緊跳得越高,然後再向外丟,二勁連在一氣,對方也會被發得很遠,所以講抽把,摟把不離丟把.拳譜中講,抽摟丟三把經,連環一氣向前攻,就是此意,需要說得是三把的變勁不在手上變,而在身內變,所以拳譜上講腰內縮展變化靈,就是此意,其形很笨,其勁實巧,,妙極,妙極.
這個在形意拳裏是沒有的,所以我看到有人在形意拳著作中也講抽,摟,丟三把經,連環一氣向前攻.找了很久,也末發現有三把的介紹.另外根據練法不同,三把也有很多變手,另外還有單把,因爲把是貼著對方發的,可發寸勁,傷其內,所以說寧挨三拳,不挨一把.
拳譜中講,內五行要順,內五行要和,內五行要催。外五行要變.所謂內五行就是五臟,內五行要和,要順,就是從內裏出來的勁要和順,有些人努腹,湯腹,以增加暴發力,這樣內五行怎能和順呢.長此下去,會腹大如鍋,硬如鐵而不良於行的,所以發勁時內裏要有和順之意,慢慢積養,方不失正路,是爲練習者鑒,記之,記之.
所謂外五行要變,也稱變臉,外五行指得是五觀,是內氣足後,在內氣的催動下,五官驟變,與對方交手時臉色一變,錚獰嚇人,這些都不是強求而得的,是功夫的體現.
傳聞戴龍邦據武穆九要論而創五行拳,不知此話真否.戴家的五行拳與形意的有很大不同,下面將依據拳譜,一一道來,現在講講五行拳
太極推手三步功夫 安在峰
文章來源:武當
太極推手要經過紮己根、去己根、去彼根三步功夫。這三步功夫揭示了功夫長進的規律及修煉的方法和注意的事項。現將其每步功夫介紹如下:
一、紮己根
欲求功夫,必先求紮己根。太極推手功夫把紮己根作為首要問題,因為紮己根是一切功夫之源。自己腳下沒有根,就談不上有推手功夫。太極推手和其他事物一樣,非有根基不行。樹無根則枯,樓無基則傾。太極推手若腳下無根,就會像無根浮萍,隨波逐流,經不住衝擊,不僅不能發出整體勁,自身也很難站穩。一旦身體遭受外力,就容易摔倒。如何才能紮己根?最好的辦法就是練靜力樁。正如王薌齋在《意拳正軌》中所說的“欲求技擊妙用,須以站樁換力為根始。所謂使弱者轉為強,拙者化為靈也。”太極推手常採用的有13種靜力樁。即無極樁、太極樁、伏虎樁、推山樁、托塔樁、四象樁、貫頂樁、托抱樁、托天樁、三體樁、兩儀樁、七星樁、五行樁。
十三靜力樁是太極拳內功功法,是一種保持一定的身體姿勢,神意保持於一定的狀態,靜止站立的練習方法。經常練習站樁,可達到形體放鬆、神意安然、呼吸勻和、內氣順暢、血液通利、筋骨舒柔、肌肉溫養、經絡疏通,使神經系統得到充分休息、調整和鍛煉等效果。還可促進身體內部系統的新陳代謝,增強腿部的堅固和柔韌性,改善內臟器官,從而達到養生、祛病、強身和益智的目的。站樁既能使人體平衡發育,調節和增進生理功能,又可增進人體本身所特有的內在力量。站樁可以蓄力於全身,為推手、技擊打下良好的基礎。因此,拳諺有“百練不如一站”,“練拳無樁步,房屋無立柱”之說。拳理中又有“欲求技擊妙用,須以站樁換勁為根始,所謂使其弱者轉為強,拙者化為靈”的精闢論述。由此可見,站樁既能增強體質,穩固根基,又是提高技擊能力的一種有效方法。
l、無極樁
無極樁又稱為自然樁,是太極拳內功重要的樁法之一,被歷代拳家認為是太極拳的根基。拳理說:“太極者,無極而生也。”練習此樁時身體處於高度放鬆的狀態,意形合一,陰陽相調,無形無象,是一種平衡和諧的內在運動。經常堅持站無極樁,能收到培養元氣,放鬆身體,穩固身體重心,端正身體姿勢,增強腿部力量的作用和健身強體的功效。
2、太極樁
   
太極樁也稱為三圓樁,又稱渾圓樁。是太極拳樁功中重要的內功樁法之一。經常站太極樁,能收到端正身體姿勢,增強腿部力量,穩定身體重心,增強兩手勁力,提高聽勁的能力作用,收到強身健體的效果。
3、伏虎樁
   
伏虎樁又稱按球樁,是太極拳常用的內功功法之一。經常站伏虎樁能收到端正身體姿勢,增強腿部力量,穩定身體重心,增強兩手之內勁和兩手的聽勁能力,收到健身強體的功效。
4、推山樁
   
推山樁又稱朝陽樁,是太極拳重要的內功樁法之一。經常站推山樁,可穩固根基,增長功力,提高兩手聽勁能力,收到強身健體的效果。
5、托塔樁
   
托塔樁又稱大字樁,是太極拳重要的內功功法之一。經常站托塔樁,能穩固根基,增長兩腿兩臂的力量,使身體放鬆,姿勢端正,收到健身強體的作用。
6、四象樁
   
四象樁也稱四向樁或稱為側推樁,是太極拳內功重要的功法之一。經常站四象樁,能穩固根基,增長兩腿兩臂的力量和周身的整勁,使身體高度放鬆,端正姿勢,提高兩手聽勁的技能,收到健身強體的功效。
7、貫頂樁
   
貫頂樁也稱為罩頂樁或上合樁,是太極拳內功重要的功法之一。經常站貫頂樁,能穩固根基,增長兩腿的力量,可使丹田之氣充盈,全身高度放鬆,起到健身強體的效用。
8、托抱樁
   
托抱樁又稱養丹樁,是太極拳內功重要的功法之一。經常站托抱樁,能穩固根基,增長腿部的力量,使丹田內氣充盈,收到健身強體的功效。
9、托天樁
   
托天樁是太極拳內功重要的功法之一。經常站托天樁,能穩固根基,舒展身體筋骨,使身體內氣周身暢通,可收到健身強體的功效。
10、三體樁
   
三體樁又名虛步樁,也稱手揮琵琶樁,是太極拳內功重要的功法之一。經常站三體樁,能穩固根基,提高身體的平衡能力和身體對於虛實的感應,增長勁力;強化兩手的聽勁能力,起到健身強體的作用。
 11、兩儀樁
   
兩儀樁又稱陰陽樁,也稱托按樁,是太極拳內功重要樁法之一。經常站兩儀樁,能穩固根基,增強兩手內勁及兩手的聽勁,收到健身強體的效果。
12、七星樁
   
七星樁是太極拳內功重要的功法之一。經常站七星樁,能穩固根基,使內勁透出體外,增強功力,收到健身強體的功效。
13、五行樁
   
五行樁是太極拳及太極推手中最為重要的內功功法,是一種不弓不馬,介於弓馬之間的,取其兩者之優,去其兩者之劣的樁法。也是太極推手的基本間架。它把人體各部按照太極推手的要領,安排成一個圓滿完整的姿勢,整個太極推手都不能離開這個樁勢的基本法則。在推手過程中,儘管動作千變萬化,但步子和要領都離不開五行樁。所以有“萬法不離其宗”之說。經常站五行樁,能貯勁蓄力,增長功力,穩固根基,有利於發勁,有利於攻防,更有利於健身強體。因此,五行樁是太極推手最重要的功夫,是太極拳推手基本間架,推手中萬變不離五行樁勢,否則架散勁散。勁散則不穩,必敗也。故有“萬變不離五行樁”之說。所以,推手必須重點練好五行樁。因篇幅所限,以上樁功的練習方法從略。
在練習時,可根據自己的需要而選取其中的12個樁式或幾個樁式,堅持不懈地練習,定能收到預期的效果。不要今練這個樁法,明練那個樁法,雖然都練了,但卻收不到較好的效果。這也練,那也練,難以保證練習時間,難以達到練習強度。當然,若是時間充足的話,多選練幾個樁法也是可行的。
二、去己根
去己根,是在樁功打好根基的基礎上才進行修煉的。有根才能去根,紮根與去根是兩個層次上的連續修煉過程,不可超越紮根階段,直接練去根的功夫。
去己根不是不要己根,而是在紮己根的基礎上(即在腳步穩牢的基礎上),儘量使自己的步子更加靈活。改變因站樁(紮己根)而根穩固造成步不靈活的缺陷。這是因為紮己根是在靜中求根,是為靜中根,靜中根在千變萬化的推手運動中,是滿足不了需要的,所以必須去己根。一般人經過練習站靜力樁有了根,就不願去己根。豈不知,靜中根不去,動中根就無法練成。
怎樣才能去己根,練出動中根呢?
一是要先由大勢樁(即低勢樁)變為小勢樁(即高勢樁)。當小勢樁練到腳步穩固,周身一體,推拉不動時,可進行行步樁(即走步子)練習。
二是練習行步樁。行步樁就是在不改變靜力樁姿勢的前提下,兩腳慢慢地行走(即所說的走步子)。在行走中,樁勢姿勢不變,旨在練習動中不變形;還要細心體會是否失根。如有失根,就應再放慢腳步。步幅不要過大。應由慢到快,由小步幅到大步幅,反復練習,不可急於求成。若在練習中,能感到步步鬆活沉穩,步步扎實牢固,直至邁步輕靈,步法乾淨俐落,動如脫兔,靜如山嶽,則告初成。
三是練習變步。行步樁雖然練就了步子的靈穩,但是還不能完全滿足推手的需要。通常情況下,沒有練過變步功夫的,在步子變化中只有速度的變化,而缺少一定的根基,一旦腳步受阻,或遇到障礙,就不能變化自如。究其原因,還是步不輕靈所造成的,即沒能徹底去掉己根的緣故。變步練習的目的,就是徹底乾淨地去掉己根。變步練習就是一種在不變樁形的前提下,步子無規則的進行各種快速變化的練習方法,或上步或退步,或外跨步或裏收步,或側行步或繞行步。總之,隨意變步,變化多端,要在靈活地行走,輾轉反側之中不失其根。做到起步乾淨,落地生根,起如風,落如嶽。直至練得步子極輕靈又極穩固,變化自如,隨心所欲,方為大功告成。
三、去彼根
去彼根,就是在推手中去掉對方之根,也稱斷根術,是破壞對方根基,使其腳根抬起來,站立不穩的方法。是利用掤、捋、擠、按、閃等方法,造成對方身體失去平衡而傾跌的技術。在推手比賽中,無論是對付大力者,還是處理邊界問題,或處理頂牛問題,只要想打出技術效果,就必須掌握和運用去彼根的方法。這是因為,在推手中,如果不把對方的根基破壞,是很難將對方發出或擊跌的。所以,在推手中,要掌握去彼根之術。其方法種類如下:
1、主動去彼根
主動去彼根,是在對方站立穩固的情況下,我發勁破壞其根基,使其兩腳離地站立不穩的技術。主動去彼根常用的方法有:兩手左右打肩去彼根、雙進手左右轉打去彼根、雙進手左右挑打拔彼根、雙臂擠托兩肘上捧去彼根、雙手拍胸彈指去彼根、雙掌震胸去彼根等法。
2、被動去彼根
被動去彼根,是我將對方引進,利用偏、轉、閃、讓等方法,使對方落空,造成對方身體失去平衡的方法。其常用的方法有:截肘去彼根、肘窩截去彼根、腹截去彼根、旋轉去彼根等法。
總之,去彼根要在發勁之先,先把對手的根基破壞,使其腳跟抬起來,站立不穩,這時發勁才會有效果。太極推手的勝負在於破壞對方的平衡。所以在太極推手中掌握去彼根的方法是非常重要的,一定要熟練掌握,運用自如,才能達到太極推手至高的境界。
 太極拳初學者的問題 陳少華
練太極拳雙腳輕輕踏地,頭向上領、尾閭下墜托起丹田,遙遙與頭頂相接,形成一個上下的圓圈。雙手抱球鬆肩沉肘、含胸拔背,雙手不連接但須以意交感,形成一個前後圓圈。裹襠吊襠、開胯擴膝鬆足踝形成一個左右圓圈。上抱球一個環,下開胯擴膝又一個環,還有一個大環將尾閭與頭頂百會穴上下相扣,三環緊扣成為一個立體圓球。太極劍中有一式「三環抱月」,其義思就是要由四方八面將目標包圍,這就是太極拳的立體身法。只要中心一動,圓球四周便同步的動,這是立體的動。
一、要保持立體的動,便要有對蕩:
手往前背往後,手下降頭上領,這才有陰陽相濟。攬雀尾的按勢是手往前往下,身法必須往後往上對蕩。如頭、胯與手同時下降,是整個身體往下塌了,這樣陰陽便無相濟,是雙重,是拳病。
二、我們研究拳譜真理必須遵從三個原則:
(1)依拳經不依拳論;
(2)依理不依人;
(3)依智慧不依常識。
要提升太極拳水準,除了勤力練習,還要明白陰陽之理,這是原則,所有其他的言論,都是繞著王宗岳留下的拳經走,不能偏離原則,不要因某人名氣大,而誤信一些不正確的言論,一有懷疑,必須與原則比較,才可分辨真偽。不按著太極道理去練,只會在歧路上傻練而已。
三、沉與飄
學太極拳,每位老師都會要求學員放鬆身體,但很多人卻不知放鬆只是手段而不是目標。放鬆是要讓身體的重量能夠釋放到腳下,重量放到腳下的目的,是拿到反彈力,讓能量在體內飄起來。當重量往下沉時,頭頂不能隨之下塌,頭頂要像給一條線吊著,否則身法便全部下塌,只有陰而沒有陽,太極的完整性便給破壞了。同樣地,當拿到反彈力時,能量往上升時,重量卻不可隨反彈力一同上升,要留在丹田,形成上下對蕩,這樣身法才會完整。這【鬆、沉、飄】是合三為一,能量是不停在身體內流動及交換,換句說話,這就是太極中陰陽兩儀的運動模式。
這情況就如一艘大船浮在水上,船是在水上飄,隨著波浪一高一低,但重量全在水上。拳譜有云:「掤勁義何解,如水負行舟」,身體能夠沉飄,掤勁自然產生。掤勁是太極拳的總勁,是自然而然,並非用拙力往前、往上推就是掤勁。
在拳架上練習,要先要將身法上的【提頂】與【沉丹田】同時做好,身體要成為一個打滿氣的氣球,手往下時,頭頂應有上領的意;手往上,意要滿實丹田。這不是口中說說我要對蕩,手、身、頭、丹田均要連結,每一動,各部位均要相應而動,不可有斷續。這種身體上的連結,不是隨手可得,要認真下功夫練習,才會有體會。
四、外意與內意
未曾受過太極拳【不用力】及【聽勁】訓練的人,是比較難分辨【力】與【勁】,尤其是當勁來得快,受者只覺受一股大力推撞,人便跌出去,根本不會思考這是力還是勁。發勁者自當理解,如果用拙力,則手腕及踝關節必定發僵,會承受反撞力。而勁則全身放鬆,產生的能量,由自己的身體流暢無阻地傳入對方體內,與發拙力是兩種完全不同的模式。
這種體會,如人飲水,冷暖自知,未有受過這種訓練,很難有共鳴。【用意不用力】的真意,是用意念控制放棄用拙力,而用另外一種代替能量。這種能量,就是自己的體重及地上的反彈力。未曾學會用這兩種能量,無論練了多少年太極拳,還是用力。這只是少林拳慢練罷了,難聽一點,是連太極拳大門都未曾進入。
所有武術均要用意,一拳往人的鼻子打,意便在對方鼻子上,身體四肢便會自然配合,因為這是我們習慣了的用力運動模式,用力已成為了下意識,不用思考了。學過武術的,會用多一些技巧,進攻時,往往不在手上,而將意放這些技巧上,這也是用意。太極拳不用力,所以意便集中在如何產生一種代替能量,集中傳送出去。意放在身體內的運動,便可以稱為內意,相反便是外意。這些名詞只是為方便溝通而訂立,不應把它們看死了。
五、初學的問題
初學太極拳,不要給自己太多的壓力,因為太極拳內涵實在太多,初學者實在無法全部兼顧。在初學階段,儘量不用力將拳架練熟,就已經做了應做的本份。在練拳前做一點拉筋的熱身,在此階段中並無甚麼不良的效果,但是當進入內練,便要嘗試學會用意念放鬆身體,拉筋所產生的鬆柔,會給你帶來不真實的感覺,會成為內練的障礙。
站樁可以用作練放鬆的輔助功法。站樁是靜態,不用分心顧及拳架動作,可以專心學放鬆身體各部份。站樁可以在練拳前及臨睡前練習,對健康有幫助及容易拿到放鬆的體會。這種功法並無快捷方式,只能一步步用意放鬆身體。
練習走貓步是太極拳極之重要的基礎功,主要是學會怎樣將身體的重量作整體的移動。這功法看似簡單,要做好並不容易。由於動作單調,很易令人生厭。我自己在學拳初期的四、五年間,便是一次又一次的重新學行步,才漸漸拿到其中的真意。
每位老師都有其教拳的方法,都是循著每一派的特色、學員的進度,按步就班的施教。拳譜有云:「入門引路須口授,功夫無息法自修。」老老實實跟隨老師學習,自己勤力練習,將學到的都練得純熟,老師自然會加快教你的速度。這是比較實際的學拳態度。
六、逢丟必打
兩國交鋒,最重要的是知己知彼。知彼就是情報收集,古代有用探子窺探敵情,現今有情報人員及高科技如間諜衛星,去搜集敵方動向。缺少了這種資料,便不能預敵先機,胡亂佈陣,只有捱打的份。美國與依拉克開戰,就是一個好例子。有了間諜衛星的監視,依國的機動步隊佈防、位置,美軍都一清二楚,按次序一一殲滅,陸軍打到巴格達竟無一人陣亡。但入了城,進行巷戰,情況便大大改變,只因美國的天眼再不能發揮作用,料敵先機既失,便陷於苦戰,至今已超過四千人陣亡。
太極推手練習時,兩人雙手相交轉圈是互測敵情。在接觸時,如對方突然出現「丟」的狀況,我的聽勁亦會因此而中斷。沒有聽勁,先機便會失去,再不要說借對方的力了。太極拳不靠【手快打手慢】,便是要在聽勁上得到先機,如對方一生丟意,便如堤壩上產生了一個缺口。太極功夫到家,身體便近似水性,必然會由此缺口向內流進,這樣對方是來不及補救的。對方丟而你不打他,自己便處於危機之下,是不明智的對應方法。「逢丟必打」是太極拳推手的一句格言。放棄「逢丟必打」的機會,而向對方身體其他部位施壓,亦非可取之法,聽勁的機制失效,便不能料敵之變化,胡亂追敵是很危險的做法。
太極拳〈武術〉常用諺語
2011/02/14 16:26
1. 吞天之氣,接地之力,壽人以柔,能嬰兒乎。
2. 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剛。
3. 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
4. 虛而不屈,動而愈出。
5. 綿綿若存,用之不勤。
6. 善為士者,不武;善戰者,不怒。
7. 天地萬物皆有氣,多取之而不為貪。
8. 太極拳無他,惟接勁而已。
9. 勁起於腳,發乎腿,主宰於腰,行於手指,發於背脊。
10.外練筋骨皮,舒筋活血;內練精氣神,固本培元。
11.動急則急應,動緩則緩隨。
12.彼之力方挨我皮毛,我之意已入彼骨裏。
13.力從人借,氣由脊發。
14.彼不動己不動,彼微動己先動。
15.意動氣從以成勁,氣動身隨以成形。
16.眼神內斂以養神,耳注於息以養氣。
17.運勁由根催,走勢用指領。
18.鬆而不沉則浮,沉而不鬆則滯(上身鬆靈,下身沉穩)。
19.抬肘一身空,沉肘一身鬆。
20.不招不架,只是一下。
21.春園小草,未見其長,卻見其增;磨刀之石,未見其損,卻見其耗。
22.用力則勁散,無力則勁整。
23.力不敵拳,拳不敵功。
24.練拳不練功(太極無功),到老一場空。
25.勿違理以求勝,應循理以求精。
26.步步有根,式式有主,時時有定,處處有用。
27.行氣如九曲珠,無微不到;運勁如百鍊鋼,無堅不摧。
28.蓄勁如張弓,發勁如放箭。
29.湧泉無根腰無主,力學垂死終無補。
30.善人者,不善人之師;不善人者,善人之資。
31.鬆(沉)肩-卸敵之勢,鬆腰-蓄我之勁。
32.滿身輕利頂頭懸,尾閭中正神貫頂。
33.從己則滯,從人則活。
34.一動無有不動,一靜無有不靜。
35.任他巨力來打我,牽動四兩撥千斤。
36.引進落空合即出,沾連黏隨不丟頂。
37.足欲向前先挫後,身似行雲打手安用手,渾身是手手非手,但須方寸隨時守所守。
38.撒放密訣:擎開彼身借彼力,引到身後勁始蓄,
鬆開我勁勿使屈,放時腰腳認端的。
39.人剛我柔謂之走,我順人背謂之黏。
40.手到腳不到,鬼也打不倒,手腳一起到,金剛也跌倒。
41.苦練三年,不如明師一點。
42.見之似貴婦,奪之如猛虎。
43.教不嚴,拳必歪;學不專,拳必濫。
44.萬兩黃金不賣藝,十字街頭送志人。
45.拳為武藝之源,棍為兵械之祖。
46.練拳不習打,臨陣少方法。
47.低頭貓腰,傳授不高。
48.練拳不活腰,終究藝不高。
49.眼無神,拳無魂。
50.有意莫帶形,帶形必不贏。
51.出手軟如棉,沾身硬似鐵。
52.內不動,外不發。
53.練後不練前,練難不練易。
54.練從難處練,用從易處用。
55.會拳莫打架,打我也不怕。
56.無人似有人,有人若無人。
57.不怕千招會,就怕一招熟。
58.學會三天,練好三年,練精十年。
59.勁貴長,發之至驟;意貴遠,引之至長;動貴短,動之至微。
60.練拳不溜腿,到老冒失鬼。
61.剛在他力前、柔乘他力後。
68.無氣莫打坐,無穀莫推磨。
69.無力之力,乃為神力。
70.內功是意氣的運動,外功是肢體的運動。
71.勢顯於外,勁行於內。
72.台上十分鐘,台下十年功。
73.自己先明白,明師才會來。
74.手是兩扇門,全憑腿踢人。
75.抬腿三分險,起腿半邊空。
76.手打三分、腿打七分。
77.輕於動步、就懶於動腰。
78.推手八步驟:敷、蓋、對、吞、引、化、拿、發。
79.散手六步驟:鬆、換、發,化、拿、打。
80.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81.一真一切真,一通萬理通。
82.大極生活化,生活太極化。
83.多聽、多看、多問、多比較、多思考、多參悟、多驗証。
84.「拳經」、「拳論」、「行功心解」、「體用歌訣」、「推手歌訣」等先哲遺訣多參悟。
85.行如搏兔之鶻,神如補鼠之貓。
86.運勁如抽絲,邁步如貓行。
87.若非此身成鐵漢,擲地何來金石聲。
88.一遍不忘兩遍熟,三遍四遍長功夫。
89.一日練,一日功,一日不練十日空。
90.入門引進須口授,功夫無息法自修。
91.若能晨昏無間,寒暑不易,一經動念,即舉拳練,無論老幼男女,及其成功則一也。
92.拳以樁為根,樁以拳顯神;樁無拳不靈,拳無樁不穩。
93.樁功全在一抱中,(開合收放,均在撐抱)
94.莫求新奇找舒鬆。(刻意追求,萬萬不可)
95.
內動得自有象外,(動中求靜,靜中寓動)
96.
功成妙在無意中。(有心練鬆,無意成剛)
97.心如白雲常自在,意如流水任東西。
98.冬練三九,夏練三伏。
99.太極十年不出門,拳打萬遍自然精。
100.拳打千遍自然熟,拳打萬遍神理現。
揉手基本功
2011/02/14 16:39
揉手是太極拳運用的一種基礎功夫,透過揉手訓練可檢驗所打的太拳架是否正確?並可全方位提升體九大環節的靈活性及柔韌性,達到強身健體、延年益壽的目的。武禪學苑的揉手訓練項目名稱如下:
.基本揉化:
1.雙肘揉化  2.肩腰揉化   3.胸腰揉化   4.背腰揉化
5.腹腰揉化  6.靠背揉化(靠背揉化單人自行練習)
.身套體揉化:
1.前套揉化   2.後套揉化   3.膝套揉化   4.臀套揉化
5.身套揉化   6.頸套揉化(可省略不做)
.圈手揉化 : ﹝圈手以後坐虛步練習﹞
  1.大圈手揉化 2.小圈手揉化(平圓、立圓、側圓)
3.小圈手拍體揉化
.()體揉化:
1.弓步肩部及腰部搬()體揉化(前後)
  2.馬步肩部及腰部搬()體揉化(前後)
.敲體揉化:
  1.手部敲揉(十二敲,一手六敲)
  2.小腿肚敲揉  3.臀部敲揉  4.胸部敲揉  5.肩部敲揉
.運用揉化:
  1.馬步揉化  2.弓步揉化  3.仆步揉化  4.後做虛步揉化
5.前後扣腳揉化    6.高低掛腿揉化    7.七星不倒揉化
.無手揉手(後背手揉化):以左右弓步訓練為主
.自由揉化:以確保安全的長勁練習為主
如果可以提升身體靈活性及柔韌性,其他團體的功法亦可加入練習,但以不影響身體健康為主。如和其他團體武友交流揉手應確保自身安全,並兼顧對方安全的友誼方式練習,不要和對方做競技性的練習。


太極拳推手應注意事項 王培生
什麼是太極拳推手
太極拳推手和盤架子是太極拳一個整體的兩個部分。盤架子為拳之體;推手為拳之用,學會了盤架子,還要學會推手,這才算是體用兼備。因為太極拳推手是一種知覺運動,是鍛煉身體的神經末梢靈敏性,動作反應不僅快速,而且能指揮身體進退和變化及騰挪閃展等技巧的機智靈活。
所謂“推手”二字是太極拳中的術語,有說“搭手”的,也有說“靠手”或“揉手”的,名稱不一。各派拳術家也都有此鍛煉,以練習進身用招的方法。太極拳術以懂勁為拳中要訣,懂勁初步是使皮膚富於感覺力,此感覺力的鍛煉方法,在兩人的肘、腕、掌、指互相搭著循環推動,以皮膚與皮膚壓迫溫涼的感覺,察知對方用力大小、輕重、虛實及經過方位。練習日久,神經系統的感覺就特別靈敏,並能粘走互助,對方稍微一動,自己就會知道對方發勁的目的和可能的變化,這樣才能算是懂勁。懂勁後愈練愈精。由此可見,推手是磨練感覺,以為應用,即在感覺之靈敏與否而分。感覺之用,猶如“間諜”,所謂“知己知彼,百戰百勝”,感覺即是知己知彼的工具。所以說推手的原理並不十分複雜,盤架子主要是從練姿勢中鍛煉身體的平衡,就是不論怎樣運動,也要始終保持身體重心的穩定。推手則是在對方的推動逼迫下,仍要不失掉自己的重心,相反,還要設法引動對方失掉重心,這就比盤架子難了一步。在兩人推手時,要時時刻刻注意自己的重心平衡穩定,同時要想方設法破壞對方的重心,使之失去平衡。所以過去說:“盤架子以求懂自己之勁;推手以懂他人之勁。”這話的意思是說,盤架子和推手本屬一體,欲要真知,必須通過實踐,才能達到知己知彼、百戰百勝之目的。在實踐當中,無論練習推手或盤架子都一樣,必須要守規矩,力求姿勢、手法正確。推手時兩腿的重心要分明,弓步要弓得夠度,坐步要坐得扎實。身法和盤架子一樣,力求中正安舒不偏不倚;手法要認真鍛煉,必須把掤、捋、擠、按、採、挒、肘、靠等每一手法練到正確。因此,對初學推手的人,只要求打輪(兩人合作,即甲掤乙捋,甲擠乙按地按照掤捋擠按四字循環無端地推動)。過去推一次手,需要打幾百個輪或幾千個輪,甚至打上幾萬個輪(由甲捋手開始計算,再至捋手時算一輪)待練習熟練之後,才可以問勁。推手時,視線的變動大體和練拳一樣,隨手轉移,要這樣按規矩把動作姿勢練得正確,沒有偏差,養成習慣。有了好的基礎,再進入高級階段就容易了。
練習推手時應注意哪些問題
()循序漸進,不要急於求成。功夫是由積累而成的,推手有定步推手、活步推手、大捋、插肋、折疊和老牛勁及爛採花(採浪花)等之分,其中定步推手是推手的基本功夫。所以學推手應先從定步推手學起,所謂“定步”就是不動步,主要是後面的腳不允許移動,移動就算輸招。因此,在練習推手時,只要求放長身手互相推逼,在被逼時,只許擴大“坐身”的勢子(即前腳虛步、後腳屈膝略蹲)以容納對方的推逼,然後順勢化開,不許用勁撥開。被逼得實在化不開時,才許有順勢退步。如果退半步夠了,只退半步,不許多退。在進退過程中始終不脫離與對方的接觸點。照這樣練久了,沾粘勁也就練出來了。有了相當功夫以後,再練折疊法(加大腰腿的活動範圍)、大捋等,進一步增大腰腿功夫。
()不要過早地問勁。俗話說“熟能生巧”,推手更是如此。待真正懂勁之後,就自然會利用技巧去以小勝大、以弱勝強、以柔克剛,做到所謂“四兩撥千斤”了。拳譜所謂“四兩撥千斤”之句,是指推手中能夠得到最高效率的打法。而這種打法的練習方法,首先是要做到“不丟不頂”,不丟的意思是不丟掉或者不離開地緊緊跟住對方。但是,在實際上要做到,不是那麼簡單的。這裏的“不丟”是用感覺去粘住對方的手臂,自己的手臂一面跟隨,一面微微送勁,驅使對方陷入不利或者不穩的形勢。這時,如覺對方沒有反抗之力(即覺重裏現輕)便可隨時將其發出;如覺對方的接觸點感到沉重發不動時,應及時將接觸點微微一鬆,使對方感到一空,隨即發之,可將其發出更遠。這是利用“不頂”之法,先把對方拿起來,然後再用“不丟”之法將對方發出去。
“不頂”二字,從字面上很好理解,只要手上毫不用力,任憑對方擺佈就成功了。但是,推手時並不完全是這樣,因為任憑對方擺佈,是使自己處於被動地位,而“不頂”則是以主動精神去適應任何動作。在推手時,能夠接受對方的擺佈是需要的,但同時還須用感覺來偵察、瞭解對方動作的虛實變化,然後以自己的動作去適應它。
()忌犯“雙重”之病。如遇到對方用力打來,立即還手抵抗,那麼就違反了太極拳中最重要的、也是最忌犯的“雙重”之病(雙重之病的具體講解在後面)。像這種見招打招、見式打式的攻防手法,是屬於先天自然之能,這是一種本能,而太極拳是不採用這種手法的。太極拳推手所採取的手段,是以“先化後打”,而且在打擊之前要造成“我順人背”的形勢,然後趁機追擊,用力不多即可取勝。這就是按照拳譜中所說的,“人剛我柔謂之走”。其意思是說,無論對方發出來的力或大或小,自己都把它比喻為“剛”來看待,不和它作對抗,總以柔化為主,因而謂之“走”,即三十六招走為上策。所謂“我順人背謂之粘”的意思是說:在自己想發招之前,首先要求“順”,順是得機得勢;其次是解除“背”,背是背著勁,不得機不得勢。而要使身體由難受變為舒服的話,就必須按照拳譜中所說“身有不得機不得勢處,必須於腰腿求之”的話去做。否則,便是捨近求遠。這就是說,在推手時,當腰部感到難受不舒服,即背著勁時,“動一動腿”就解決問題了;如感到腰上背著勁,彆扭、吃力、不舒服時,“動一動腰”也就解決問題了。若按這個要領去做,便會使難受變為舒服,也就是由“背”轉“順”了。同時應該注意,當本身感到得機得勢,身上特別舒適時,不用問,對方正處於不得勢,身上感到難受、彆扭、不舒服時,即背著勁。“我順人背謂之粘”就是說,我順人即背,當我順的時候,也就是發招的時候。切記,發招時要刻不容緩,一緩機失,即前功盡棄。所以說,“機不可失,時不再來”。因此,我們鍛煉的不是在本能上加工,使它快而有力,而是在本能上加以抑制,即用意不用力,使它用得更為適當,更為有效。
所謂“不丟不頂”這兩種法則,在推手訓練進攻或防守中占重要地位,可使進退關係密切,做到不即不離,甚至達到連綿不斷,形成一體。練習方法是兩人輪換做進攻或防守動作。比如對方只進一寸,我就給他一寸,進一尺,我就給他一尺(切記給時要走弧線),決不少給,也不多給。少給犯“頂”的毛病,多給犯“丟”的毛病,應掌握得恰到好處。然而,練習“不頂”時必須同時動腰坐身,不能只靠手上應付,手法與身法要配合協調一致,否則,手回身不回,反要給對方以捨手攻身的機會。推手主要靠腰腿的功夫。鍛煉腰腿除了注意基本功的練習(如弓、馬、仆、虛、歇、坐等步法和身法的扭轉變換)之外,還應注意兩點:第一,先求開展;第二,後求緊湊。過去推手有閉住門戶和敞開門戶之說,認為防人進攻時應緊守門戶,但我認為也不完全如此。如果腰腿有功夫的話,就可以敞開門戶,誘敵深入。
如果只是在縮小門戶上用功夫,而沒有開放門戶的素養,應用中,遇到門戶被人打開的情況,便要驚惶失措。所以練功夫要先求開展,後求緊湊。這和學習書法是一個道理,欲要寫好小楷,應先從大楷入手,等大楷寫得有相當功夫了,再寫小楷也就成功了。好的墨筆字,雖然是蠅頭小楷,但從它的全貌看來,則和大楷一樣,舒展大方,帶勁有神。小楷能有如此傳神之程度,是由於在大楷上曾用過相當的功夫。所以,不論寫字也好,練拳也好,推手也好,都要按照規矩,循序漸進,先求開展,後求緊湊地去做。練慣了緊湊,再求開展是比較困難的。太極拳的推手功夫,要求先練開展的目的,是為了能夠做到“上下相隨人難進”和擴大“粘連黏隨不丟頂”的高深的訓練手段,這種訓練方法,可以使得感覺更靈敏,聽覺更清楚,問勁答之更準,虛實更分明。所謂感覺:身有所感,心有所覺,有感必有覺,一切動靜皆為感,感則有應,所應復為感,所感復為應,互生不已。推手初步專在磨練感覺,感覺靈敏則變化精微,所以無有窮盡。
所謂聽勁,聽之謂“權”,即權其輕重的意思,在推手為偵察敵情。聽之於心,凝之於耳,行之於氣,運之於手。所以說以心行意,以意導氣,以氣運身,聽而後發。聽勁要準確靈敏,隨其伸就其曲,乃能進退自如,都是以聽勁為依據的。
所謂問答,我有所問,彼有所答,一問一答則生動靜,既存動靜又分虛實。在推手時,以意探之,以勁問之,俟其答復,再聽其虛實。若問而不答,則可進而擊之。若有所問,則須聽其動靜之緩急及進退之方向,始能辨別出對方真正的虛實變化,須通過問答而得之。
所謂虛實,猶如將帥交鋒之用兵。兵不厭詐,以計勝之。“計”就是指虛實變化多端的意思。拳術開始,姿勢動作、用意運勁各有虛實,知虛實而善利用。雖虛為實,雖實猶虛,以實擊虛,擊虛避實,指上打下,聲東擊西。或先重而後輕,或先輕而後重,隱現無常,沉浮不定,使敵不知我的虛實,而我卻處處打敵之虛實。彼實則避之、彼虛則擊之,隨機應變。聽其勁,觀其動,得其機,攻其勢。須知,虛實宜分清楚,一處自有一處的虛實,處處總此一虛實。瞭解道理之後,再默識揣摩,才能漸至從心所欲。
另外還應該知道“量敵”之法。以己之長當人之短,謂之得計;以己之短,當人之長,謂之失計。取勝之法在得失之間。所以說“量敵”是最關鍵的問題。
太極拳之所謂問答,即問其動靜,目的是聽其動作之方向與重心,即偵察敵情之意。所謂量敵,即在彼我尚未進行攻擊之前,應以靜待動,毫無成見。彼不動,我不動;彼微動,我先動,這主要在於彼我相交,一動之間,即知其虛實而應付之。但是,不要犯雙重之病。
所謂雙重,就是虛實不分的意思。雙重有單方與雙方之分,有兩手與兩腳之分。太極拳經云:“偏沉則隨,雙重則滯。”又云:“每見數年純功不能運化者,率皆自為人制,雙重之病未悟耳。”所以說,雙重之病是很難自悟自覺的,除非懂得了虛實變化的道理之後,才能避免雙重之病。反之,則被人所制。雙重之病,在太極拳中最忌犯,假如對這點沒有充分的認識和瞭解,決不會練到高深的程度。許多人練了很長時間沒有進步或不能運化,都是由於犯了雙重之病的緣故。
兩腳不分虛實,同時用力著地,使身體的重量分支於兩腳上時,即叫做雙重。反之,兩腳同樣用力,但全身的重量卻完全集中於一腳之上,而另一腳的用力和軀幹的用力相平衡,適合於力學上的支點的定則,便不是雙重,這是一般對於雙重的解釋。不過,一般學者對於非雙重的姿勢,大致都很糊塗。每每以為虛腳無需用力,殊不知特別是虛腳用力,能合於力學上作用力點和反作用力點相平衡,身體的重心才能達到穩定。不過虛腳的力量要用在空處,不可使它著地(指的是趁勁)。假如虛腳用力地擱置地上,則身體必成散亂之象,重心也必致偏倚。王宗岳的《太極拳論》中所謂“偏沉則隨”,即指雙腳無力而言,雙重同屬毛病。所以說,“虛非全然無力,實非全然站煞”,內中要貫注精神,即上提之意。學者對於這一點如不能認識清楚,則雖未犯雙重之病,卻又犯了偏沉之病,顧此失彼,難改缺點。
根據此理,雙重之病好像不難理解,怎麼花費多年工夫尚未能領悟呢?原來以上是簡單的說法。其實雙重是一種現象,並不是固定的形態。主要是要使全身任何部位在任何時間不發生呆滯的現象,也就是要保持高度的靈活性。尤其在推手時,之所以會被人打擊,其原因都是由於犯了雙重之病。否則,決不會被人擊打著。所謂不犯雙重之病,也就是使身體任何一部分都能很迅速地、連續不斷地、有虛實地變換。假使實的部位在某一時間要發生動搖的時候,要用意識立刻使它變虛,反之也是一樣。總之,不使它有固定形態的時候。拳論所謂“左重則左虛、右重則右杳”,也就是指這種變化,即虛實變換不息的意思。至於不要犯雙重之病,可以由大到小去練。當練到精微時,即每寸的地方都能夠不犯雙重之病,甚至於一指之微,或像一根頭髮絲之細也不要犯雙重之弊病。不過,這樣精密的練法,初學者是一時無從領悟的。不要操之過急,起初還是應該在形式上去捉摸體會,由淺入深地練習,這樣自有成功的一天。初學太極拳或推手時,轉圈的幅度要大,練習日久後,轉圈要逐漸縮小。圓形動作是達到和諧與連貫的必要前提,練到成熟後,逐漸達到“得心應手,心身相應”的境界,就能夠一動無有不動,一圈無有不圈(外形有手圈、肘圈、肩圈、胸圈、胯圈、膝圈、足圈;體內有內臟做輕微的旋轉、按摩,暢通經絡、循環系統,內外、上下、左右自然柔和地同時協調動作)。可以說,太極拳練起來“全身都是圈”“全身處處是太極”“精已極,極小亦圈”。這是由大圈練至小圈練至無圈;由開展漸至緊湊,由有形歸於無跡的最高級的技術成就。由極小的圈練到外形上看不出有圈,是指有圈的意思而沒有圈的形式,這樣的境界是只有功夫極深時才能做到。功夫越深者,身體各部位的轉圈便越小、越細緻、越正確協調,達到所謂“緊小脫化”的境界。
轉圈不論大圈、小圈、無圈(看不出有圈的形式),都由內勁作主導。內勁是通過長期鍛煉,用意識貫注而逐漸形成的“似鬆非鬆,不剛不柔、亦剛亦柔、似剛非剛、似柔非柔、剛柔相濟”的極為沉重而又極為虛靈的一種內勁。功夫下得越深、內勁的品質也就越高。
內勁發源於腹部(丹田)。丹田勁如以十分計算,用意將達六分,往上行分達兩肩,纏繞運轉至膊、肘、腕、掌,透達於兩手指尖,先小指,依次至無名指、中指、食指、拇指。將四分勁往下運行,經胯分達兩腿,纏繞運轉至膝、足透達於兩足趾,先小趾依次至拇指。這是隨著動作的開展、引伸、呼氣而運轉纏繞到四肢(兩手指尖兩足尖)的,是由內而外的順旋,叫做進旋勁。等到內勁貫到九分、神氣貫到十分,姿勢似停止的時候,開展的動作轉化為合聚,引伸的動作轉化為回縮,呼氣將盡轉化為緩緩吸氣,這時內勁之上下運行到四梢後,復由原路線纏繞返回至腹部(歸原)。這是由外而內的逆旋,叫做退旋勁。這種運勁的方式方法,叫做“飛身法”。太極拳所以在練習時必須緩慢,不能快速的原因,就在於追求“行氣如九曲珠,無微不至;運勁如百煉鋼,無堅不摧”的鍛煉方法。開頭用快速練法,必然處處走入油滑,做不到處處恰到是處。只有練慢的功夫到一定程度後,才能開始由慢到快,快後復慢,既能慢到十分,又能快到十分。如此反復鍛煉,便能極虛極靈,又能極輕極重,快慢隨心所欲。這種內勁的品質是無限的,內勁越是充沛沉重,越能顯出輕靈的作用,加強了忽隱忽現的效果。在練習太極拳和推手時必須注意“不要使用無謂的力”。“不要用力”,每個初學太極拳的人,常會聽到這樣的告誡。的確,太極拳真是柔軟溫和的拳術,即使沒有親自去試驗,就是旁觀者看來也會覺得好像是一點兒沒有使勁。但是肢體的動作是絕對不要用力麼?不用力是否將會失去拳術的功用?稍加思索一定會發生這樣的疑問。實際上我們知道,除了睡眠的時候,一切行動是不能不用力來維持的。就以平常的步行來說,假使兩腿不用力交互運動,身體便不能前進,這是極明顯的事實。何況拳術是全身運動的一種,施演時怎麼能不用力呢?並且退一步說,即使能夠做到不用力的程度,則肌體和肌肉勢必停止運動而鬆弛、靜止,這樣還能發揮拳術的功用嗎?所以“不要用力”這句話是有語病的,應該說“不用無謂的力”(即用不著的力量不要用它的意思)。而太極拳形式之所以柔軟溫和,只不過是動作緩慢所致,並不是不使力。
一般對於“不要用力”的作用的解釋是這樣的,常把本身具有的力叫“拙力”。拙力也叫浮力,並不是真力(內勁)。拙力沒有什麼效用,非真力,不能顯示太極拳的功能。拙力的存在會妨礙真力的產生,所以必須把拙力化盡,真力才會產生。而“不要用力”便是化去拙力的有效方法。這種說法比較抽象。其實所謂拙力與真力,不過是由於“無謂的用力”而構成體力的散亂,以及“不使無謂的力”以後,能使體力集中的兩種不同的現象。所謂不要用力的作用,也就是用不著的力量不要使用,而自然會使體力集中於一點,起到效應最大的作用。
何謂:無謂的用力?無謂的用力的弊害是構成體力的分散,從而減低了動作的效果。假如我們把體力完全應用在兩腿,則有每小時步行20里能力,但假如有“無謂的用力”的部分時,便不能有這樣的成績了。一般人對它並不留意,因此,在平常的行動中,“無謂的用力”的弊害似乎不甚顯著。但在拳術上便很顯著了:
第一,增加體力的消耗量,使身體容易疲勞,不能維持長久運動;第二,因為體力的分散,使需要用力的部位用不出很多的力,致使功能減低。所以避免“無謂的用力”是必要的。
克服“無謂的用力”的方法並不難,即在運動的時候,應該注意認清每一動作所必須用力的部分和不需要用力的部分的分界,然後,注意後者,如察覺有用力的現象時,立刻以意識使它鬆弛,這樣注意時間長了,便不會有“無謂的用力”的現象,體力即漸漸集中。但由於一般人平時對此並不注意,“無謂的用力”已成習慣,明明只用一雙手用力的動作,常會呈全身用力的現象。因此,初學的人對於應有的用力和“無謂的用力”是很不容易辨認的。要做到“不使無謂的力”,必須在開始運動之前,作一度全身鬆弛的狀態,除去軀幹稍許有一點支撐的力量外,其餘肢體都不許用力,以便明瞭不用力的現象。太極拳的開頭有個“預備勢”,它的作用是這樣的:在做了“預備勢”之後,再慢慢地運動全身,儘量鬆弛,這樣便會使該用力的地方,自然就會有力產生,而不該用力的地方,由於全身鬆弛的緣故,“無謂的用力”的消耗也就減少了。經過細心的體會,用力與“無謂的用力”的分界就應該清楚了。
要注意“捨己從人”的要則。太極拳所用對敵的方法是“以靜制動,以逸待勞”。這就是說自己不作主張,處處總是聽從於對方,以對方的意見為意見。初期我們可以這樣做,但不能始終這樣做。應本著拳論中所說“動急則急應,動緩則緩隨,雖變化萬端而理為一貫”的道理去做。這就是說,他有千變萬化,我有一定之規,以此作為應敵的法則。無論你用什麼辦法來引誘我,我總是有一個固定的目標,不會被你牽動,但應注意觀察對方向何方來去,即隨其方向以“不丟不頂”的方法應付,使他落空或跌出。相反,如自作主張,不知隨對方動作而動作,加以抵抗,這就是不能捨己從人,而是捨近求遠了,也是犯了“雙重之病”,很容易導致失敗,所以,在練習推手時,這一點應多加注意。
太極拳推手應注意事項 王培生
什麼是太極拳推手
太極拳推手和盤架子是太極拳一個整體的兩個部分。盤架子為拳之體;推手為拳之用,學會了盤架子,還要學會推手,這才算是體用兼備。因為太極拳推手是一種知覺運動,是鍛煉身體的神經末梢靈敏性,動作反應不僅快速,而且能指揮身體進退和變化及騰挪閃展等技巧的機智靈活。
所謂“推手”二字是太極拳中的術語,有說“搭手”的,也有說“靠手”或“揉手”的,名稱不一。各派拳術家也都有此鍛煉,以練習進身用招的方法。太極拳術以懂勁為拳中要訣,懂勁初步是使皮膚富於感覺力,此感覺力的鍛煉方法,在兩人的肘、腕、掌、指互相搭著循環推動,以皮膚與皮膚壓迫溫涼的感覺,察知對方用力大小、輕重、虛實及經過方位。練習日久,神經系統的感覺就特別靈敏,並能粘走互助,對方稍微一動,自己就會知道對方發勁的目的和可能的變化,這樣才能算是懂勁。懂勁後愈練愈精。由此可見,推手是磨練感覺,以為應用,即在感覺之靈敏與否而分。感覺之用,猶如“間諜”,所謂“知己知彼,百戰百勝”,感覺即是知己知彼的工具。所以說推手的原理並不十分複雜,盤架子主要是從練姿勢中鍛煉身體的平衡,就是不論怎樣運動,也要始終保持身體重心的穩定。推手則是在對方的推動逼迫下,仍要不失掉自己的重心,相反,還要設法引動對方失掉重心,這就比盤架子難了一步。在兩人推手時,要時時刻刻注意自己的重心平衡穩定,同時要想方設法破壞對方的重心,使之失去平衡。所以過去說:“盤架子以求懂自己之勁;推手以懂他人之勁。”這話的意思是說,盤架子和推手本屬一體,欲要真知,必須通過實踐,才能達到知己知彼、百戰百勝之目的。在實踐當中,無論練習推手或盤架子都一樣,必須要守規矩,力求姿勢、手法正確。推手時兩腿的重心要分明,弓步要弓得夠度,坐步要坐得扎實。身法和盤架子一樣,力求中正安舒不偏不倚;手法要認真鍛煉,必須把掤、捋、擠、按、採、挒、肘、靠等每一手法練到正確。因此,對初學推手的人,只要求打輪(兩人合作,即甲掤乙捋,甲擠乙按地按照掤捋擠按四字循環無端地推動)。過去推一次手,需要打幾百個輪或幾千個輪,甚至打上幾萬個輪(由甲捋手開始計算,再至捋手時算一輪)待練習熟練之後,才可以問勁。推手時,視線的變動大體和練拳一樣,隨手轉移,要這樣按規矩把動作姿勢練得正確,沒有偏差,養成習慣。有了好的基礎,再進入高級階段就容易了。
練習推手時應注意哪些問題
()循序漸進,不要急於求成。功夫是由積累而成的,推手有定步推手、活步推手、大捋、插肋、折疊和老牛勁及爛採花(採浪花)等之分,其中定步推手是推手的基本功夫。所以學推手應先從定步推手學起,所謂“定步”就是不動步,主要是後面的腳不允許移動,移動就算輸招。因此,在練習推手時,只要求放長身手互相推逼,在被逼時,只許擴大“坐身”的勢子(即前腳虛步、後腳屈膝略蹲)以容納對方的推逼,然後順勢化開,不許用勁撥開。被逼得實在化不開時,才許有順勢退步。如果退半步夠了,只退半步,不許多退。在進退過程中始終不脫離與對方的接觸點。照這樣練久了,沾粘勁也就練出來了。有了相當功夫以後,再練折疊法(加大腰腿的活動範圍)、大捋等,進一步增大腰腿功夫。
()不要過早地問勁。俗話說“熟能生巧”,推手更是如此。待真正懂勁之後,就自然會利用技巧去以小勝大、以弱勝強、以柔克剛,做到所謂“四兩撥千斤”了。拳譜所謂“四兩撥千斤”之句,是指推手中能夠得到最高效率的打法。而這種打法的練習方法,首先是要做到“不丟不頂”,不丟的意思是不丟掉或者不離開地緊緊跟住對方。但是,在實際上要做到,不是那麼簡單的。這裏的“不丟”是用感覺去粘住對方的手臂,自己的手臂一面跟隨,一面微微送勁,驅使對方陷入不利或者不穩的形勢。這時,如覺對方沒有反抗之力(即覺重裏現輕)便可隨時將其發出;如覺對方的接觸點感到沉重發不動時,應及時將接觸點微微一鬆,使對方感到一空,隨即發之,可將其發出更遠。這是利用“不頂”之法,先把對方拿起來,然後再用“不丟”之法將對方發出去。
“不頂”二字,從字面上很好理解,只要手上毫不用力,任憑對方擺佈就成功了。但是,推手時並不完全是這樣,因為任憑對方擺佈,是使自己處於被動地位,而“不頂”則是以主動精神去適應任何動作。在推手時,能夠接受對方的擺佈是需要的,但同時還須用感覺來偵察、瞭解對方動作的虛實變化,然後以自己的動作去適應它。
()忌犯“雙重”之病。如遇到對方用力打來,立即還手抵抗,那麼就違反了太極拳中最重要的、也是最忌犯的“雙重”之病(雙重之病的具體講解在後面)。像這種見招打招、見式打式的攻防手法,是屬於先天自然之能,這是一種本能,而太極拳是不採用這種手法的。太極拳推手所採取的手段,是以“先化後打”,而且在打擊之前要造成“我順人背”的形勢,然後趁機追擊,用力不多即可取勝。這就是按照拳譜中所說的,“人剛我柔謂之走”。其意思是說,無論對方發出來的力或大或小,自己都把它比喻為“剛”來看待,不和它作對抗,總以柔化為主,因而謂之“走”,即三十六招走為上策。所謂“我順人背謂之粘”的意思是說:在自己想發招之前,首先要求“順”,順是得機得勢;其次是解除“背”,背是背著勁,不得機不得勢。而要使身體由難受變為舒服的話,就必須按照拳譜中所說“身有不得機不得勢處,必須於腰腿求之”的話去做。否則,便是捨近求遠。這就是說,在推手時,當腰部感到難受不舒服,即背著勁時,“動一動腿”就解決問題了;如感到腰上背著勁,彆扭、吃力、不舒服時,“動一動腰”也就解決問題了。若按這個要領去做,便會使難受變為舒服,也就是由“背”轉“順”了。同時應該注意,當本身感到得機得勢,身上特別舒適時,不用問,對方正處於不得勢,身上感到難受、彆扭、不舒服時,即背著勁。“我順人背謂之粘”就是說,我順人即背,當我順的時候,也就是發招的時候。切記,發招時要刻不容緩,一緩機失,即前功盡棄。所以說,“機不可失,時不再來”。因此,我們鍛煉的不是在本能上加工,使它快而有力,而是在本能上加以抑制,即用意不用力,使它用得更為適當,更為有效。
所謂“不丟不頂”這兩種法則,在推手訓練進攻或防守中占重要地位,可使進退關係密切,做到不即不離,甚至達到連綿不斷,形成一體。練習方法是兩人輪換做進攻或防守動作。比如對方只進一寸,我就給他一寸,進一尺,我就給他一尺(切記給時要走弧線),決不少給,也不多給。少給犯“頂”的毛病,多給犯“丟”的毛病,應掌握得恰到好處。然而,練習“不頂”時必須同時動腰坐身,不能只靠手上應付,手法與身法要配合協調一致,否則,手回身不回,反要給對方以捨手攻身的機會。推手主要靠腰腿的功夫。鍛煉腰腿除了注意基本功的練習(如弓、馬、仆、虛、歇、坐等步法和身法的扭轉變換)之外,還應注意兩點:第一,先求開展;第二,後求緊湊。過去推手有閉住門戶和敞開門戶之說,認為防人進攻時應緊守門戶,但我認為也不完全如此。如果腰腿有功夫的話,就可以敞開門戶,誘敵深入。
如果只是在縮小門戶上用功夫,而沒有開放門戶的素養,應用中,遇到門戶被人打開的情況,便要驚惶失措。所以練功夫要先求開展,後求緊湊。這和學習書法是一個道理,欲要寫好小楷,應先從大楷入手,等大楷寫得有相當功夫了,再寫小楷也就成功了。好的墨筆字,雖然是蠅頭小楷,但從它的全貌看來,則和大楷一樣,舒展大方,帶勁有神。小楷能有如此傳神之程度,是由於在大楷上曾用過相當的功夫。所以,不論寫字也好,練拳也好,推手也好,都要按照規矩,循序漸進,先求開展,後求緊湊地去做。練慣了緊湊,再求開展是比較困難的。太極拳的推手功夫,要求先練開展的目的,是為了能夠做到“上下相隨人難進”和擴大“粘連黏隨不丟頂”的高深的訓練手段,這種訓練方法,可以使得感覺更靈敏,聽覺更清楚,問勁答之更準,虛實更分明。所謂感覺:身有所感,心有所覺,有感必有覺,一切動靜皆為感,感則有應,所應復為感,所感復為應,互生不已。推手初步專在磨練感覺,感覺靈敏則變化精微,所以無有窮盡。
所謂聽勁,聽之謂“權”,即權其輕重的意思,在推手為偵察敵情。聽之於心,凝之於耳,行之於氣,運之於手。所以說以心行意,以意導氣,以氣運身,聽而後發。聽勁要準確靈敏,隨其伸就其曲,乃能進退自如,都是以聽勁為依據的。
所謂問答,我有所問,彼有所答,一問一答則生動靜,既存動靜又分虛實。在推手時,以意探之,以勁問之,俟其答復,再聽其虛實。若問而不答,則可進而擊之。若有所問,則須聽其動靜之緩急及進退之方向,始能辨別出對方真正的虛實變化,須通過問答而得之。
所謂虛實,猶如將帥交鋒之用兵。兵不厭詐,以計勝之。“計”就是指虛實變化多端的意思。拳術開始,姿勢動作、用意運勁各有虛實,知虛實而善利用。雖虛為實,雖實猶虛,以實擊虛,擊虛避實,指上打下,聲東擊西。或先重而後輕,或先輕而後重,隱現無常,沉浮不定,使敵不知我的虛實,而我卻處處打敵之虛實。彼實則避之、彼虛則擊之,隨機應變。聽其勁,觀其動,得其機,攻其勢。須知,虛實宜分清楚,一處自有一處的虛實,處處總此一虛實。瞭解道理之後,再默識揣摩,才能漸至從心所欲。
另外還應該知道“量敵”之法。以己之長當人之短,謂之得計;以己之短,當人之長,謂之失計。取勝之法在得失之間。所以說“量敵”是最關鍵的問題。
太極拳之所謂問答,即問其動靜,目的是聽其動作之方向與重心,即偵察敵情之意。所謂量敵,即在彼我尚未進行攻擊之前,應以靜待動,毫無成見。彼不動,我不動;彼微動,我先動,這主要在於彼我相交,一動之間,即知其虛實而應付之。但是,不要犯雙重之病。
所謂雙重,就是虛實不分的意思。雙重有單方與雙方之分,有兩手與兩腳之分。太極拳經云:“偏沉則隨,雙重則滯。”又云:“每見數年純功不能運化者,率皆自為人制,雙重之病未悟耳。”所以說,雙重之病是很難自悟自覺的,除非懂得了虛實變化的道理之後,才能避免雙重之病。反之,則被人所制。雙重之病,在太極拳中最忌犯,假如對這點沒有充分的認識和瞭解,決不會練到高深的程度。許多人練了很長時間沒有進步或不能運化,都是由於犯了雙重之病的緣故。
兩腳不分虛實,同時用力著地,使身體的重量分支於兩腳上時,即叫做雙重。反之,兩腳同樣用力,但全身的重量卻完全集中於一腳之上,而另一腳的用力和軀幹的用力相平衡,適合於力學上的支點的定則,便不是雙重,這是一般對於雙重的解釋。不過,一般學者對於非雙重的姿勢,大致都很糊塗。每每以為虛腳無需用力,殊不知特別是虛腳用力,能合於力學上作用力點和反作用力點相平衡,身體的重心才能達到穩定。不過虛腳的力量要用在空處,不可使它著地(指的是趁勁)。假如虛腳用力地擱置地上,則身體必成散亂之象,重心也必致偏倚。王宗岳的《太極拳論》中所謂“偏沉則隨”,即指雙腳無力而言,雙重同屬毛病。所以說,“虛非全然無力,實非全然站煞”,內中要貫注精神,即上提之意。學者對於這一點如不能認識清楚,則雖未犯雙重之病,卻又犯了偏沉之病,顧此失彼,難改缺點。
根據此理,雙重之病好像不難理解,怎麼花費多年工夫尚未能領悟呢?原來以上是簡單的說法。其實雙重是一種現象,並不是固定的形態。主要是要使全身任何部位在任何時間不發生呆滯的現象,也就是要保持高度的靈活性。尤其在推手時,之所以會被人打擊,其原因都是由於犯了雙重之病。否則,決不會被人擊打著。所謂不犯雙重之病,也就是使身體任何一部分都能很迅速地、連續不斷地、有虛實地變換。假使實的部位在某一時間要發生動搖的時候,要用意識立刻使它變虛,反之也是一樣。總之,不使它有固定形態的時候。拳論所謂“左重則左虛、右重則右杳”,也就是指這種變化,即虛實變換不息的意思。至於不要犯雙重之病,可以由大到小去練。當練到精微時,即每寸的地方都能夠不犯雙重之病,甚至於一指之微,或像一根頭髮絲之細也不要犯雙重之弊病。不過,這樣精密的練法,初學者是一時無從領悟的。不要操之過急,起初還是應該在形式上去捉摸體會,由淺入深地練習,這樣自有成功的一天。初學太極拳或推手時,轉圈的幅度要大,練習日久後,轉圈要逐漸縮小。圓形動作是達到和諧與連貫的必要前提,練到成熟後,逐漸達到“得心應手,心身相應”的境界,就能夠一動無有不動,一圈無有不圈(外形有手圈、肘圈、肩圈、胸圈、胯圈、膝圈、足圈;體內有內臟做輕微的旋轉、按摩,暢通經絡、循環系統,內外、上下、左右自然柔和地同時協調動作)。可以說,太極拳練起來“全身都是圈”“全身處處是太極”“精已極,極小亦圈”。這是由大圈練至小圈練至無圈;由開展漸至緊湊,由有形歸於無跡的最高級的技術成就。由極小的圈練到外形上看不出有圈,是指有圈的意思而沒有圈的形式,這樣的境界是只有功夫極深時才能做到。功夫越深者,身體各部位的轉圈便越小、越細緻、越正確協調,達到所謂“緊小脫化”的境界。
轉圈不論大圈、小圈、無圈(看不出有圈的形式),都由內勁作主導。內勁是通過長期鍛煉,用意識貫注而逐漸形成的“似鬆非鬆,不剛不柔、亦剛亦柔、似剛非剛、似柔非柔、剛柔相濟”的極為沉重而又極為虛靈的一種內勁。功夫下得越深、內勁的品質也就越高。
內勁發源於腹部(丹田)。丹田勁如以十分計算,用意將達六分,往上行分達兩肩,纏繞運轉至膊、肘、腕、掌,透達於兩手指尖,先小指,依次至無名指、中指、食指、拇指。將四分勁往下運行,經胯分達兩腿,纏繞運轉至膝、足透達於兩足趾,先小趾依次至拇指。這是隨著動作的開展、引伸、呼氣而運轉纏繞到四肢(兩手指尖兩足尖)的,是由內而外的順旋,叫做進旋勁。等到內勁貫到九分、神氣貫到十分,姿勢似停止的時候,開展的動作轉化為合聚,引伸的動作轉化為回縮,呼氣將盡轉化為緩緩吸氣,這時內勁之上下運行到四梢後,復由原路線纏繞返回至腹部(歸原)。這是由外而內的逆旋,叫做退旋勁。這種運勁的方式方法,叫做“飛身法”。太極拳所以在練習時必須緩慢,不能快速的原因,就在於追求“行氣如九曲珠,無微不至;運勁如百煉鋼,無堅不摧”的鍛煉方法。開頭用快速練法,必然處處走入油滑,做不到處處恰到是處。只有練慢的功夫到一定程度後,才能開始由慢到快,快後復慢,既能慢到十分,又能快到十分。如此反復鍛煉,便能極虛極靈,又能極輕極重,快慢隨心所欲。這種內勁的品質是無限的,內勁越是充沛沉重,越能顯出輕靈的作用,加強了忽隱忽現的效果。在練習太極拳和推手時必須注意“不要使用無謂的力”。“不要用力”,每個初學太極拳的人,常會聽到這樣的告誡。的確,太極拳真是柔軟溫和的拳術,即使沒有親自去試驗,就是旁觀者看來也會覺得好像是一點兒沒有使勁。但是肢體的動作是絕對不要用力麼?不用力是否將會失去拳術的功用?稍加思索一定會發生這樣的疑問。實際上我們知道,除了睡眠的時候,一切行動是不能不用力來維持的。就以平常的步行來說,假使兩腿不用力交互運動,身體便不能前進,這是極明顯的事實。何況拳術是全身運動的一種,施演時怎麼能不用力呢?並且退一步說,即使能夠做到不用力的程度,則肌體和肌肉勢必停止運動而鬆弛、靜止,這樣還能發揮拳術的功用嗎?所以“不要用力”這句話是有語病的,應該說“不用無謂的力”(即用不著的力量不要用它的意思)。而太極拳形式之所以柔軟溫和,只不過是動作緩慢所致,並不是不使力。
一般對於“不要用力”的作用的解釋是這樣的,常把本身具有的力叫“拙力”。拙力也叫浮力,並不是真力(內勁)。拙力沒有什麼效用,非真力,不能顯示太極拳的功能。拙力的存在會妨礙真力的產生,所以必須把拙力化盡,真力才會產生。而“不要用力”便是化去拙力的有效方法。這種說法比較抽象。其實所謂拙力與真力,不過是由於“無謂的用力”而構成體力的散亂,以及“不使無謂的力”以後,能使體力集中的兩種不同的現象。所謂不要用力的作用,也就是用不著的力量不要使用,而自然會使體力集中於一點,起到效應最大的作用。
何謂:無謂的用力?無謂的用力的弊害是構成體力的分散,從而減低了動作的效果。假如我們把體力完全應用在兩腿,則有每小時步行20里能力,但假如有“無謂的用力”的部分時,便不能有這樣的成績了。一般人對它並不留意,因此,在平常的行動中,“無謂的用力”的弊害似乎不甚顯著。但在拳術上便很顯著了:
第一,增加體力的消耗量,使身體容易疲勞,不能維持長久運動;第二,因為體力的分散,使需要用力的部位用不出很多的力,致使功能減低。所以避免“無謂的用力”是必要的。
克服“無謂的用力”的方法並不難,即在運動的時候,應該注意認清每一動作所必須用力的部分和不需要用力的部分的分界,然後,注意後者,如察覺有用力的現象時,立刻以意識使它鬆弛,這樣注意時間長了,便不會有“無謂的用力”的現象,體力即漸漸集中。但由於一般人平時對此並不注意,“無謂的用力”已成習慣,明明只用一雙手用力的動作,常會呈全身用力的現象。因此,初學的人對於應有的用力和“無謂的用力”是很不容易辨認的。要做到“不使無謂的力”,必須在開始運動之前,作一度全身鬆弛的狀態,除去軀幹稍許有一點支撐的力量外,其餘肢體都不許用力,以便明瞭不用力的現象。太極拳的開頭有個“預備勢”,它的作用是這樣的:在做了“預備勢”之後,再慢慢地運動全身,儘量鬆弛,這樣便會使該用力的地方,自然就會有力產生,而不該用力的地方,由於全身鬆弛的緣故,“無謂的用力”的消耗也就減少了。經過細心的體會,用力與“無謂的用力”的分界就應該清楚了。
要注意“捨己從人”的要則。太極拳所用對敵的方法是“以靜制動,以逸待勞”。這就是說自己不作主張,處處總是聽從於對方,以對方的意見為意見。初期我們可以這樣做,但不能始終這樣做。應本著拳論中所說“動急則急應,動緩則緩隨,雖變化萬端而理為一貫”的道理去做。這就是說,他有千變萬化,我有一定之規,以此作為應敵的法則。無論你用什麼辦法來引誘我,我總是有一個固定的目標,不會被你牽動,但應注意觀察對方向何方來去,即隨其方向以“不丟不頂”的方法應付,使他落空或跌出。相反,如自作主張,不知隨對方動作而動作,加以抵抗,這就是不能捨己從人,而是捨近求遠了,也是犯了“雙重之病”,很容易導致失敗,所以,在練習推手時,這一點應多加注意。
太極拳先賢談推手
武匯川:練太極拳之要旨,務須身體中正圓滿,氣要鬆;手按時,兩肩要鬆,兩肘要下沉,尾閭要收,腳落地時,先虛而後實,上下一致,式式均要圓滿,頭要提頂,氣沉丹田,練時要緩慢,快則氣易上浮。
田兆麟:“化勁”之重要者,是順人之勢,尤其是快慢要相合,過快則敵易生中變,太慢仍未能化去。“發勁”先要化勁化得好,才有發勁的機會,機會得,即宜速放,其勁要整,要沉著。攻人全在得機得勢,機會未到,不當攻人。“雙分”、“單分”時要合得上,援助勁亦甚重要,靠勁先要化得合法,靠時要快,要有一定目標,凡此種種,苟非久練不能得心應手。
黃元秀:習練太極拳架式,係一人虛擬,其勁之如何,究屬渺茫。故進一步練習推手,即實現掤、捋、擠、按、采、挒、肘、靠之用法。換言之,以迴圈的攻避方法,來試用太極拳攻人避人手段是也。其中最難者,即“聽、化、拿、發”此四字功夫。所謂聽者,即以我之手腕身軀與對方接觸時,刹那間,知其動作變化,謂之聽。同時避其攻擊,謂之化。同時定其作用,謂之拿。據此攻其弱點,謂之發。詳言分此四段,其實在一刹那間同時為之。故此四字功夫,甚難甚難,雖畢生研究,亦無止境。其總訣在一圓圈,其化也發也攻也避也,無不以圓圈為之。所謂太極者在此。所謂妙用者亦在此。采挒肘靠同。
以余個人揣疑,初練習推手者,於掤,捋、擠、按中,先以兩人合做五個大圓圈,來試演之,名為基本方法:1平面圓圈;2直立圓圈;3斜形圓圈;4前後圓圈;5自轉圓圈。先將此法習演純熟,以致可以變化各種圓圈而妙用之。但此五圈,非面授不可,筆墨實難盡其妙。初試圓圈大而笨,繼則小而活,再則其圈不在外而在內,有圈之意,無圈之形,一刹那間,而妙用發矣。到此地位,可以意會,不可以言傳,莫知其妙,而妙自生,非有長久刻苦功夫,不能做到也。
推手為太極拳實驗方法,已如前述,此外需要有三點注意:第一,不可存爭勝負之心,彼此既為同道或同學,自有互相切磋之誼,動作稍有進退挫折,並無勝負榮辱可言,何可在此計較而生嫉妒之念。第二,不可存賭力之心,太極拳之妙是在巧,非在蠻力,譜上云:“察四兩撥千斤,顯非力勝”,若持蠻力,不是研究太極拳之道矣。第三,不可存作弄之心,凡屬此道,皆當互愛互助,彼高於我者,應謙虛而請教之;彼不如我者,當誠懇而指導之。語云:“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勿以其力弱可欺,而出我之風頭。似非同道者所可有也。
推手時兩人一交手,即需研究手、眼、身、法、步五項,並練掌拳肘合腕,肩腰胯膝腳各勁,及掤捋擠按,采挒肘靠,前進、後退、左顧、右盼,中定十三勢,方始為推手之目的,推手之學術。每見普通學者,不按上列諸法習練,俗語所謂:磨豆腐者,雖千遍萬遍,有何益焉?
初學推手者,最好選身體重量相等之人,靜心細想而琢磨之,或有不對處,不領會處,請師詳細指導之,勿憚繁勞,勿稱意氣,而專心一貫研究,白有水到渠成之日。
茲將拳譜上所云聽、化、拿、發等功夫,分述如下:王宗岳論:“人剛我柔謂之走,我順人背謂之粘”。此二語,即言我與敵接著時,敵以剛硬來撲,我以柔化之,是為化勁。借其勁,使敵陷於背勢,而我處順勢,仍不與敵脫離,是為拿勁。上句是聽勁中帶化勁,下句是化勁中帶粘勁,能使敵陷於背,我處於順,向其背處稍一發勁,則敵必如摧枯拉朽而仆跌之,能得此機會,謂之拿。又曰:“曲中求直,蓄而後發,蓄勁如開弓,發勁如放箭,發勁須沉著鬆靜,專注一方”,是為發勁。但以上聽、化、拿、發四步功夫,須從粘字中練出來。又曰:“動急則急應,動緩則緩隨”,即所謂敵來得快,快應之,來得緩,緩隨之,但我總不與敵脫開,是為粘勁。若手臂不粘連,腳步不跟隨,如何能聽、能化,更不能拿,不能發矣。其行功心解曰:“往復須有折疊,進退須有轉換”。此言與敵靠近時之變換身法也,譜曰:“極柔軟而後極堅剛,能呼吸然後能靈活”,係指示內部運化功夫。譜曰:“邁步如貓行,運勁如抽絲”形容其舉步如貓行之輕靈穩固,運勁如抽絲之不斷不猛,係指外表功夫,要實驗以上所云,皆離不了論中所謂:“由著熟而漸悟懂勁,由懂勁而階及神明”。換言之,欲懂勁,非由接著與熟練不可。且如階級的一層一級,而達到神而明之之地位也。但學者,從何而懂勁,從何而接著(),從何而熟練,只有從推手做起。
凡學習推手者,身體切不可前傾後仰。若前傾,重心偏於前方,對方用采勁,易於向前跌倒;如後仰,重心偏於後方,對方用挒勁,亦必向後跌倒,此其一也。彼此一搭手,他方必有攻誘方法,我方必須保留轉換變化之餘地。惟身軀中正,則有餘也,可以左右前後迴旋也。此其二也。在推手時,若對方手腕沉重,或來勢猛烈,一不可兩手緊縮,二不可使用蠻勁,三不可胸中進氣,四不可身向後退。如兩手縮緊,長度必定減短,不能彀著對方;使用蠻力,全身必定僵硬,猶如笨伯,其原理是與太極相反,所學方法無可使用矣;至於胸中進氣,血液停滯,面色逐漸變青,實屬有礙生理。身向後退,被敵人隨勢進攻,無有不敗。學者於此四弊,切宜注意。
凡初學者,無論練拳、練推手、大捋、散手等技,一要觀人練習,凡有身法好、手法純、步法靈,可為學範式者,皆須留意而深記之。二要聽人講解,如遇前輩,及同學中有心得之談,經驗之論,均宜虛心靜聽而領會之。三要實地鍛煉,此為實際功夫,而達到能實行地步,若只知鍛煉而不知觀與聽,古人所謂:盲修瞎練,小則勞而無功,大則有害身心,結果所得與目的相反。
推手與練拳即已如上述,其屬於本身者,即以“虛實”二字。四肢百骸,均要有虛實之分,剛柔之別。如進退起落無虛實,必定笨滯,不能輕靈也。兩足固宜分虛實,一足亦須有虛實,非但兩手有虛實,一手亦須有虛實,論中云:“虛實宜分清楚,一處有一處虛實,處處總有一虛實”。王宗岳曰:“每見數年純功,不能運化者,率皆自為人制,雙重之病未悟耳”。所謂雙重者,即虛實不分。先師又曰:“雙重則滯”。滯者,運用不能輕靈,便為人制。又曰:“偏沉則隨”。若偏重一手,或偏重一足,而不寓有虛實者,必隨人所制。又曰:“欲避此病,須知陰陽,陰不離陽,陽不離陰,陰陽相濟,方為懂勁,懂勁後,愈練愈精”。所謂陰陽者,包含虛實也,剛柔也,收放也,開合也,起落也,閃轉也,騰挪也,皆在其中矣。
以上說明太極拳技法(包括推手、練拳、體用),皆為一理,有陰陽、虛實、開合、動靜、剛柔對待之法。太極拳技術有蓄勁,有發勁(發勁必須有明師指導專習之)。有動功,有靜功,有練功,有養生,有文練,有武練,目的不同,用功各異。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