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11年8月8日 星期一

太極拳術十項要領淺釋


     太極拳術十項要領淺釋      丁吼濤
楊澄甫宗師《太極拳十要》乃學練之綱,多年習練揣摩,略有所悟,今淺釋於後,供同好切磋。

一、虛領頂勁:虛領頂勁指頭部用意念虛虛往上領起,有如懸掛起來的意味,要求頭部正直,下頦微收,不許左右偏歪,前俯後仰,或者隨便晃擺,用意念虛領向上,精神就能提得起,動作才能虛靈中正。即《十三勢歌》中云:尾閭正中神貫頂,滿身輕利頂頭懸。在此要特別注意虛靈二字,即,頸部不可強直或使勁,強勁則脖筋漲起,血管賁張,脖子發硬,氣血上湧,行動就不能輕靈,更不利於全身放鬆,致形於僵滯。
二、沉肩墜肘:“沉肩墜肘指兩肩分別向左右鬆開、肩關節放鬆有外張下垂的意思,鬆到兩肩輕鬆到沒有任何負荷的感覺,肘關節鬆沉下墜,肘不墜則肩不能鬆沉,意氣難以貫達四梢,放勁也難以透達。大臂與小臂通過肘關節要保持淺弧形,不可伸直。兩大臂及兩肘總須與肋保持一拳之隔,如此才能在意氣指揮下,有鬆沉、圓活、靈變的意趣。初學者易犯端肩、翹肘或聳肩、揚肘,影響氣沉丹田,不利於健身養氣,也易被人所乘,且上肢運轉不靈。
三、含胸拔背:不挺胸即為含胸,挺胸則氣血上湧胸際,以致上重下輕,腳跟易於浮起,下盤不穩固。含胸自然背拔,拔背的,不能只理解為後背,它不僅包括後背、背肌,而且還包涵全部脊椎,因為脊椎同內臟諸器官息息相關,同整個身體神經也休戚與共,協調著內臟各器官的生理機能。而且脊柱兩側排列著各臟腑的腧穴,是人身氣血的總會,臟腑的經氣都由腧穴相互貫通。太極拳很重視脊椎,尤其是腰脊,要求脊椎能練到節節鬆開,虛虛攏住,對拉拔長,節節貫穿。太極拳鍛煉之所以能對多種慢性病,起到輔助治療作用而延年益壽,此即其理之一。
“含胸拔背”是指兩肩鬆開外張的同時,背部也向左右微張,使胸寬背闊、肺腔舒展的基礎上,後背脊柱在意領大椎略有向上、向後提起,使後背略有拔起的味道,與此同時,背部肌肉也在外張的基礎上,向前微微卷裹,略有繃緊的感覺,使胸背在開展寬舒的同時,略有內含的意思。這種練法,既有利於增大肺活量,同時促使橫膈膜的伸縮活動,使腹腔和肝臟受到腹壓的按摩,對促進血液循環和肝臟機能很有幫助。故有的拳家稱之謂開胸闊背也較形象。前輩拳家稱能拔背就能含胸,足見兩者一體的關係。
再要說明的是:含胸拔背不是機械地存在於每招每式之中,而是廣泛用在蓄發、走化和身法下降之時。
四、鬆腰:在練拳過程中,要求動作完整,一動無有不動上下相隨。關鍵都在於以腰為軸。只有在腰的統帶下活動,才能做到完整一家,才能勁整
太極拳對腰部的要求是“鬆、沉、直”三個字,腰鬆開、沉下,有助於氣沉丹田,上體氣不上浮,下肢沉穩,兩足有力。腰直表明中軸不彎,才能轉換靈活,發勁完整。要做好腰部的鬆、沉、直。必須要有沉胯、屈膝、斂臀相配合,沉胯屈膝才能充分發揮腿部肌肉的效能,做到胯隨腰動。胯不沉落,腰就鬆不開,襠也不能撐圓。斂臀(臀部自然下垂,不可向後撅,尾骨微向前收)即有利於調直身腰,尾閭中正,維持全身平衡,腹肌也容易放鬆,更有利於氣沉丹田,呼吸深長舒展。腰的鬆沉,配合斂臀、沉胯、屈膝,既是練出腰襠勁的關鍵,也是全身上下完整靈活的樞紐,上下身的虛實變化,發勁的完整透達,都在於腰襠勁的靈活轉換。拳論指出由腳而腿而腰,總須完整一氣,有不得機不得勢處,其病必於腰腿求之。也就是說在練拳過程中有不合適處、不得勁時,問題主要從腰、腿上去尋找原因和調整解決。
五、分虛實:太極拳以分虛實為第一要義開合虛實即為拳經。又云練拳不諳虛實理,枉費功夫終無成。以上是前輩的總結,足見分虛實的重要。
分虛實有三層意思:
()兩腿要分虛實,太極拳經常以單腿支撐為過渡,即左腿實則右腿虛,右實則左虛。這裏要注意的是虛實的變換是漸進的,不是突然變化的。以【摟膝拗步】的左弓箭步變換成右弓箭步為例:弓箭步定式的虛實分配,如果將一步的跨度分成三等分的話,此時全身重心的垂直線,應該落在左弓步的前三分之一處,為實。右後蹬腿虛,然後重心逐漸前移,至右腿緩緩提起,運經左踝內側,此時左腿支撐著全身重量為實。待右腿開始弧形向前邁出,腳跟先輕輕著地,然後前腿撐後腿蹬地,將全身重量從左腿逐漸向右腿過渡,至全身重心垂直點落在右跨前腿的前三分之一處,成右弓箭步,這是兩腿的虛實互換。這裏需要進一步說明的是虛腿不等於全然無力,內中要有騰挪之意,即有預動之勢。實腿也不是全然占熬,內中要貫注精神,有上提之意。此即虛中有實,實中有虛,陰陽(虛實)互為其根。
()太極拳要求虛實,不僅在兩腿,而且要求全身各部位都要隨時、處處分虛實。拳論指出,虛實宜分清楚,一處自有一處虛實,處處總此一虛實。再以摟膝拗步為例:當腳步在互換虛實之時(如上述)左手向下向左經膝前摟過至左膝外側,是左手的由實變虛過程,同時右手上繞經耳際向前推出,是右手從虛變實。與此同時,左右胸、背,以及兩腎的抽蓄,帶動腰胯,都在互換虛實之中,有一處不協調,身形就散亂不整,就達不到上下相隨內外相合,更做不到勁力的完整一氣。
()另一層意思即虛實不能截然分開,即“虛中要有實,實中要有虛”。再以摟膝拗步為例:右腿前蹬時,腿內旋,小腿外側為實,裏側為虛。同時右手推出時,臂外旋,小臂尺骨一側向外伸展為實,撓骨一側為虛,右手運到前方,展指突掌,掌心為實,掌背為虛。
就人體為言:左為陽,右為陰;四肢外側為陽,內側為陰;背為陽、腹為陰;腑為陽,臟為陰。陽:為實、為開。陰:為虛、為合。此即陽不離陰,陰不離陽,陰陽互為其根。
六、用意不用力
太極拳是大腦支配下用意練意的意氣運動,前輩總結稱:心靜用意以心行氣,以氣運身心為令、氣為旗、身為驅使。練拳時要以心(大腦、意識)為發令者,氣是奉令而行的傳令員,四肢百骸是受命驅使的戰鬥群體。如果將一身比作一個大兵團:心意是兵團的司令部,氣是傳令的各通訊網絡,四肢百骸則分別為各兵種的戰鬥部隊。不論參與主體性戰役(進行推手戰自衛),或在平時進行多功能的綜合性練兵(自己盤架子或練功),都必須受兵團司令部(大腦)的統一指揮,故一舉一動都要用意(意識、意念、心意)不用力(拙力、笨力、僵勁),做到“先意動,然後形動”,即內不動,外不發,故練拳始終要看重用意,肢體動作不過是的形體表現而已。也就是說:練拳一開始,在作預備式(也稱無極式)時,就得心靜下來排除雜念,用意識告訴自己:現在要開始練拳了,停止一切其他想法,自覺全身放鬆,各部位基本符合要領要求,然後開始動作。既動以後,就應儘量全神貫注,不斷由意念來指揮、領導、檢查每一個動作的正確性、連貫性、圓活性。當然思想還會不斷溜號,就需要及時發現,並及時把它收回來,繼續注意練拳,如此將不斷溜號、發現、收回、再溜號、再發現、再收回,經過無窮次反復,拳勢逐步熟練,意趣逐步濃厚,甚或嘗到甜頭;思想就能逐漸少溜號,以至不再溜號,這本身就是一種意念鍛煉的有效過程,是學練太極拳的有效組成部分。
有人要問:不用力,怎能克敵致勝?”“不用力練,怎能有力量?這就首先要分清的區別。太極拳所說的不用力的,是指不用拙力,俗稱使笨勁,這是一種悶乎乎、硬梆梆的僵硬勁,這種勁是先天就有的本能。初生嬰兒你要把他包起來,他覺得不舒服,就會使勁伸臂蹬腿掙扎,這種力怎麼練都有個極限,而太極拳所練的,是在的貫注,的摧發下,能夠“動急則急應,動緩則緩隨;隨心所欲,用之即來”的,一種既靈活又透達的內勁。是要經過長期鍛煉、體悟,其品質越練越高,越精深而藝無止境的功夫。這種功夫光看(包括看書)是看不會的,單想是想不到手的,一定要身體力行、冬夏不輟、長期磨練,才能水到渠成的功夫
人身各大關節要“鬆”,不准“懈”。其實鬆與懈的界限,只差一個字;練拳時如以意領,貫之以意,則拳勢就豐滿舒展,鬆沉穩重。如鬆中沒有即是懈。是病:頸懈則頭垂,肩懈則臂軟,腰懈則背弓,胯懈則身斜,踝懈則腿軟,膝懈則站立不穩。故可以說:用意(意領)是太極拳的靈魂,練拳時要注意用意是練太極拳的關鍵。
用意不用力的重要意義還在於:人的意氣活動與血液循環有密切的關係,當我們練拳時會感到手指發熱、發脹,兩手通紅,甚至有蟻行、針刺、麻脹或震顫等感覺,這正是氣血的流注,也稱之意的貫注以意行氣,以氣運身的表現。故只有全神貫注的用意,才能使氣血通暢,從而提高鍛煉效果。
再則:神經系統除了有運動和感覺機能以外,還執行著營養和自我調整、自我恢復的機能,和影響內分泌功能,對體內的新陳代謝和調節各部組織器官的營衛,對肌體活動具有重大意義。用意不用力的練法,能引起大腦皮層某區域的興奮,從而使大腦的其他區域進入保護性抑制狀態,得到積極的休息,而且可以消除因疾病在大腦皮層所引起的病理性興奮、抑制、或衰退。可見其對中樞神經系統的鍛煉,有助於對身體內各內分泌系統和各組織器官功能起到興奮、調整和修復的作用,此即練太極拳所以能治療或輔助治療慢性病、增強體質、煥發精神、祛病延年的根本原因。
國外當前非常重視並廣泛興起輕緩、勻靜、柔和的運動方式,故太極拳是理所當然被首選,成為風靡世界各地的保健運動方式。
七、上下相隨
拳論云:其根在腳,發於腿,主宰於腰,通於脊背,形於手指,由腳,而腿,而腰,總須完整一氣,向前後退乃能得機得勢。上下相隨是鍛煉整體勁的關鍵之一。
上下相隨的核心,在於意氣的靈換,以腰為軸,周身協調一致。人的腳好比植物的根,能使身形穩固。這種穩固性,要以腰襠控制。腰是一身的主宰,是總樞紐,由腰發出的勁,向下可以通過腿而到腳下;向上可以通過脊背、肩臂,灌注到手指,故此不論做任何動作,都要全身上下各部位協調一致,完整一氣,使腳與地面產生的反作用力,形成一個整勁表現出來,從而形成以腰脊為中軸,使周身九個主要運動關節,頸、脊、腰、肩、肘、腕、胯、膝、踝,依次貫串起來,達到“一動無有不動,一靜無有不靜”,才可稱做到了上下相隨。
上下相隨的另一個關鍵,要做到外三合:“手與腳合,肘與膝合,肩與胯合”。也就是說,在練拳過程中的上肢與下肢,尤其是相互對稱的關節,要相互配合,互相呼應,同時身軀各部位也都要同時與之相隨,使身、手、步和眼神,都須對準一個方面,使力點和注意力都集中,周身一家。拳論稱:上下相隨人難侵。拳諺云:手到步也到,打人如拔草;手到步不到,打著也不妙。
初學者易犯的毛病,往往是腳先到,手後到;或手先到,腳後到。腳(手)的動作很快完成,而手(腳)還在運行中;或者在屈膝坐胯時,不能與身形一起運動;或者兩手各做各的動作,達不到兩膊相繫(相吸)。或四肢的運動與身腰脫節。因為在練拳過程中的四肢百骸,有的動度較大、較快,而有的動度卻較小、較慢;有的動距較長,有的動距卻較短,互相配合不起來,顧此失彼。解決這個問題,就須用意來掌握,以腰脊來控制。試以鐘為例:秒針走的間距長,動度大而快;分針就較短、較慢;而時針的間距更短,走的更慢,甚至看不出它在走,但是它們是經過內部間機件和齒輪群,通過中軸,不先不後協調一致,走向一個鐘點。練拳則在意的指領下,通過腰脊這個中軸,把各大小關節和各肌肉群的各自不同程度的運動,以不先不後,上下相隨的整體勁,去完成一招一式,以至整個套路。
八、內外相合
太極拳要求先意動而後形動,是內外兼修並練的拳術。古代曾有人稱之意拳。現代有人喻之謂意識體操。陳鑫曾總結稱運用在心,此是真訣。就是說專心用意,用意識指領,是練好太極拳的真正訣竅。
,指精神、意識,即神經中樞系統,特別是大腦皮層的支配作用,以及內勁的轉換;,指身體的四肢百骸。通過肩張、肘旋、腕轉、腰領、胯開、踝轉、足移,使上下九個主要關節,節節鬆開又節節貫穿的互相呼應、上下相隨,“動則全動,靜則全靜”地做輕柔開合的軀體運動。
人的一切活動,即使是很小的活動,也都是在意識支配下完成的,因此上述的身體運動,是與的神經支配作用,密不可分的。拳論稱神為主帥,身為驅使。可見在練拳過程中占主帥地位,在驅使全身的活動。故可以把內外相合理解為精神作用與軀體活動交相融合一體,藉調神、調氣、調形,使三位一體,相輔相成、相互關聯、互為呼應的整全運動,如此潛心體悟,經久鍛煉,以求達到以意導氣,以氣運身,也就是神與意合,意與氣合,氣與力合的內三合功夫。
太極拳之所以能治療或輔助治療多種慢性疾病,並能煥發起自身的自我恢復、自我調整能力,這一特點起著很重要的作用。
在這裏引用陳鑫的二段描述:擊首尾動精神貫,擊尾首動脈相連,當中一擊首尾動,上下四肢如扣弓。又云:太極拳千變萬化,無往非勁,勢雖不侔(同),而勁歸,夫所謂者(指整體勁),自頂至足,內有臟腑、筋骨,外有肌膚、皮肉、四肢百骸,相連而為者,破之而不開,撞之而不散,上欲動而下自隨之,下欲動而上自領之,上下動而中部應之,中部動而上下和之,內外相連,前後相需,即以貫之者。這兩段描述得很形象、極透徹,希學者能仔細反復揣摩,以悟其中道理與勁,將收益非淺。
九、相連不斷
太極拳自始至終綿綿不斷,周而復始,循環無窮。如長江大河、滔滔不絕。又云運勁如抽絲,連綿不斷如行雲流水。都說明太極拳要求相連不斷,貫穿一氣
從起式到收式,一式連一式,運轉不停,要求一氣呵成。這種連綿不斷的練法,只有在精神高度集中下,才能做得到。所以太極拳能很好的鍛煉中樞神經和腦機能,起到積極地休息作用,從而祛病延年。
在每一個定勢時,往往有一個似停非停的極短暫一頓,使意氣貫足指尖,是謂勢斷意不斷。否則就動作飄浮,力點滑過,發勁時做不到沉實穩準。但是又不能有明顯的停頓跡象,只是在定勢時減緩點速度,將意氣貫足、力點到位,與此同時,下一式的機勢就隨之而起,此即承上啟下的轉彎抹角(小頭轉環)之處,更須多加用心,而初學者,往往偏重於注意定式時的姿勢,而忽視這種轉環之處。
凡“意”在身體那一部分運行,氣血也就能到達那一部位,意可以遍達全身,則氣血也可以全身周流。故此,重要的是意識要連綿不斷的指揮、思考動作的運行,如每個式子如何起、如何落、如何銜接,勁如何轉換、手與足如何協調一致,而做到上下相隨內外相合節節貫穿,都需要仔仔細細地揣摩、領會和反復練習,從中體會、掌握,以至運用。當每一式定勢時,意氣貫達四梢,在這“似停非停、停而不停”的一瞬間,此謂【轉接處】,即要引起下式之機,這種式與式之間的承接轉換(也稱起承轉合)即《十三勢行功心解》所稱往復須有折疊,進退須有轉換。之處,必須注意勁斷意不斷,意斷神可接。也就是說:中間沒有卸勁的餘地;也沒神氣呆滯、鬆弛、另有所思的時候;沒有鬆口氣離開用意的表現,這是式與式之間的相連不斷。
因此,只把一套拳從起式到收式,在形式上不停頓的運動,就視為一氣呵成,是不夠全面的。更主要的是,要做到式與式的一氣呵成,即在轉接處“勁不鬆、意不斷”,內勁轉換靈而不滯,這樣的連綿不斷、滔滔不絕、起承轉合、式勢相連地貫穿到整個套路的始終,才可謂真正做到了相連不斷,一氣呵成
十、動中求靜
太極拳俗稱內家拳,諺稱太極十年不出門。意思是說練太極拳得下一番長期功夫,練出內勁(功夫)來,才能好使,故“動中求靜”這一要領,就是修煉內功(內勁)的事半功倍之路,實須認真以求。
太極拳的動中求靜,非得思想高度集中,意識專心致志,對鍛煉中的各項要領的貫徹,反映如何,全身內外的各種變化、氣勢的順遂、勁力的透達、意氣勁的三合程度等等,都須仔細揣摩、細心領悟、刻意探求,甚至靜到視而不見、聽而不聞、物我兩忘的程度去專心練功。俗話說一心無二用。思想不許開小差,太極拳練到一定階段,其中有情有景。指情趣,指景象、景致。而這種情和景,都將隨功夫的高深發展而發展,永無止境。如我們平時練拳,有時會出現麻脹、針刺、蟻行以至熱感,或覺得這一天的拳練得很起勁、舒服。又一天可能感到練得蹩蹩扭扭,提不起精神,混身不得勁,這是一般的情與景,當心靜、意專、全身鬆沉、舉動輕緩的練到好處,會感到氣和勁能按意的指向而通往,而達到;如在說話,有問有答。當骨節“節節放鬆又節節貫穿”時,又會感到有氣感在周流;丹田能形成氣團,這氣團從無到有,從鬆散到凝聚,隨功夫的增長而發展,以至隨意之所向,翻騰於體內,作用於動作,表現於拳勢。此時觀其外象,則拳式鬆沉舒展,氣勢騰然,此景予人以美的感受。而其內裏,更是氣象萬千,趣味無窮,才獲得練功的真正享受。此時其內景更勝過外景。
練到高深階段,正如前輩拳家所描述的,會感到氣息綿綿心息相依氣遍全身行氣如九曲珠,無往不利周身氣流有如蛇行,湧泉、丹田有震動衝擊感。以至功久頃刻間水中火發,雪裏開花,兩腎如湯熱,膀胱如火燒,手如烘爐出鐵,人不敢摸的境地。甚或體內融融和和,往來如風吹楊柳,內勁貫注,指、臂簌簌顫抖,以至周身混沌,極其虛靈,不知身之為我,我之為身,手之舞之,足之蹈之,飄然若仙。此情此景可謂腦清神爽,體鬆安舒,生機勃勃,無微不通,內景尤勝外景,玩味久久,其樂融融,奧妙無窮,趣味橫生,則欲罷不能。
這一境界並非高不可攀,深奧不可求的。正如前輩所指引人人各具一太極,但看用功不用功,只有日養能無懈,妙裏迴圈自然通。又說:每日細玩太極理,一開一合在吾身,循序漸進功夫長,日久自能聞真香,只要功夫能無間,太極隨處見圓光,此是拳中真正訣,勸君平心細思量。俗稱功到自然成
最後要著重說明的是:這十項要領,是一個相輔相成的統一整體,是貫徹於整個套路的自始至終。但又不等於機械的存在於每一招式之內。初學者經常會顧此失彼,這是必然的過程,無須著急或不安,練功日久,自我習慣。初學者還必將對此弄不懂、悟不透,也做不上來,這裏有個從生疏到熟練的過程。拳諺稱:拳打千遍自然熟,拳打萬遍神理現。也可以有側重的,一項一項的去學練、去掌握。還可以經過求師、訪友、多探索。更重要的是自己去細思、默識,反復揣摩,舉一反三,深刻領悟,久而久之自然貫通。
在步驟上,可以先著重鍛煉“在形體上能表現出來的”前五項要領,即虛領頂勁、沉肩垂肘,含胸拔背、鬆腰沉胯,分清虛實。經過一段時間,這五項能養成習慣,等功力定型後,一舉一動,或慢或快,都能“脫規矩而不離規矩”,自成習慣,然後再細心推求後五項要領,這後五項要領既是整體功夫,又是練神、練意、結合練形,向高深層次探求的功夫,是太極拳的精髓部分。
初學者還通常易犯急於求成,十天半個月就想學完一套太極拳,不顧一招一式的準確、明白而循序漸進,稍下點功夫,就想有所成就,甚至剛剛照貓畫虎地劃完拳架,就認為學會了太極拳,就想當然,不再去深求,老師再講也不愛多聽了。有的人雖然天天在跟老師練拳,但並不再去細心觀察,模仿老師的打法和變化,而自作主張往下練,並常常練在老師的前面;在自己練時,則熱衷於從起式到收式,像吃麵條似的,呼嚕呼嚕地練一遍或幾遍,就算完成了鍛煉任務,不再去細心揣摩,一招一式是否符合要領,承上啟下各環節和銜接和變化是否達到要求,差在哪裡?有何收穫或心得?有何變化或感覺。我建議初學者:
一、要熟記,並逐步弄懂這十項要領的要求和意義,隨時隨地作為指導自己練拳的無形導師,把它消化成自己的東西(運動模式)。
二、從認識上,不要把學會拳架,就看成學會了太極拳。要認識:太極拳的奧妙是無盡無休的,學會拳架只是剛進門檻,才在起步。
三、在跟老師練拳時,要天天細心觀察,使每天都能發現自己與老師的不同之處,這樣不但不斷得以糾正自己的動作,更主要是從而鍛煉和加強了你的觀察審視能力,提高了悟性。
也有的在數月之內,楊、吳、陳、孫、武各家都學,以至劍、刀都想學會。俗云欲速則不達,學拳更是如此,結果是“樣樣通,樣樣鬆”,都只學了點皮毛,不去把一招一式學準確、搞明白,而囫圇吞棗,不論對健康或技擊都是障礙。諺云師父領進門,修行在個人。《十三勢行功歌》云:入門引路須口授,功夫無息法自修。實不能不特加注意。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